翻新时间:2023-08-05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内容预览:
6、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学案
教师寄语: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对着晚霞幻想
学习目标:
1、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品味作品语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有关香港回归的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件大事。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重温当时的庄严时刻。
二、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冉冉( ) 瞩目( ) 易帜(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陈迹
②易帜
3、香港是中国的领土,英国政府 年 月 日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时间长达 年之久,中国政府于 年 月 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4、读罢全文,你能用20字以内的简洁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四、精读课文,讨论研究
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说一说:课文选取了哪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要求:按时间顺序回放精彩场景)
2、这篇课文语言庄重,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义,非常耐人寻味。你能举例体会一下吗?
3、阅读附文,说一说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新闻报道中,往往要交代有关的背景材料,试找出课文中运用的背景材料,并体会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
1、学生自我总结
我的收获
我的不足
2、师生共同总结
七、当堂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掩映(yìng) 瞩(zhǔ)目 易帜(zhì) 陈迹(jì)
B、停泊(bó) 模样(mó) 冉(rán) 督察(dū)
C、接载(zǎi) 降落(luò) 结束(jié) 撤离(chè)
2、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图案是 ,第一任行政长官是
3、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香港、母亲、和激动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文字。不少于20字。
4、作者在写到英方在告别仪式上降下英国国旗时说:一百五六十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另一名英国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里作者运用的是 写作手法,使用这一手法的作用是
5、谈谈第4自然段插叙总督府的背景有何作用?
6、体会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桂林印象
- 秋感
- 痕
- 失败
- 温暖的馈赠
- 狐狸
- 山水朝堂
- 岂曰未央
- 轮回
- 懒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男孩的香草天空
- 高四
- 落英缤纷
- 遗忘的角落
- 隐微语义中的“归去来兮”
- 民国时代女性诺亚的虚构与变形
- 羊年感怀(十四首)
- “笨蛋虫”智退“劫匪”
- 语境在德汉翻译中的作用
- 小议体育文本中的英中翻译
- 缘游圣地(十首)
- 蹲点期满告别山村(八首)
- 小核桃的梦想
- 流放十二月(组诗)
- 罗纳河谷(外三首)
- 佛手石的传说
- 白银纳,我的新娘(外三首)
- 陈凤与《诗林》
- 克莱斯的实验
- 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拾贝壳-教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猴子种果树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上课专心听讲 发言先举手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找春天
- 创设节日-教学教案
- 放飞童年-教学教案
- 《四季》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教案
- 《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片断)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小学生了
- 选声音编故事-教学教案
- 《蓝色的树叶》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花朵》教学设计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