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分类详解:《愚公移山》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分类详解:《愚公移山》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1-11-17

中考语文文言文中考试题分类详解:《愚公移山》

2009全国各省市《愚公移山》中考试题全解析

1.佛山市(09年广东省)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汝心之固 固:顽固

B.惧其不已也 已:已经

C.寒暑易节 易:交换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7、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皆以美于徐公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

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

9、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古代语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

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10、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

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

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2.贵港市(09广西壮族自治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面句子。(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9.①用箕畚 ②通“慧”,聪明 ③被……感动 ④到、及

10.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C.把/因为 D.都是“去、往”的意思。)

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13.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1分)②甲文以神话结尾,(1分)乙文以议论结尾。(1分)

3.金华市(09浙江省) (二)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Section targeting

16.请解释下面卡片中加点词的词义。(3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词序号例句词义

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18.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16.(1)“亡”通无,没有 (2)灭亡(3)逃跑

17.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18. 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 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 扛

C. 寒暑易节 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 苦: 劳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君之力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扶苏以数谏故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而山不加增 D. 告之于帝

义不杀少而杀众 皆以美于徐公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 “愚公 ”,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4.D(苦:愁)

5.C(C项都是“却、可是”; A项“凭”/“因为”; B项“他”/“的”; D项“向”/“比”)

6.A(愚公妻子只是“献疑”,并不是“强烈反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乌塔》有感
读《无可比拟的乐趣》有感
读《卢沟桥烽火》一文有感
读《孝女绳》后感
读《高大的身影》有感
读《贝多芬》有感
幸福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读《青鸟》有感
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学习雷锋精神倡议书
读《好孩子》有感
共筑诚信
日记
锁链
读《动物天堂》有感
《穷人》续写
二次接线端子排图与原理图相符性的检查方法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及故障处理浅析
探讨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研究分析
论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印刷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管理探讨
变电运维在设备状态检修中的作用分析
带电处理500kV输电线路引流板过热隐患的方法实践
浅谈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存在的问题
配网运行的缺陷及处理办法分析
解析供电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探究
机电排灌泵站技术改造方案分析
高低压串联旁路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
电网建设工程施工资料管理思考
智能变电站技术优点与运行维护探讨
面对新课程:农村教师莫自卑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七教学案例反思
抓眼,扣心,寻线
呈现诗一般的语文课堂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题四教学案例反思
嗨,你真棒! ——赞美教育活动案例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二教学案例反思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练习题三教学案例反思
茶馆式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演 说 写--我教《将相和》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九教学案例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八教学案例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六教学案例反思
23美丽的小兴安岭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让低年级学生也学会探究 ——《锯是怎样发明的》案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