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邹忌讽齐王纳谏》

2009全国各省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全解析

1. 常州市(09江苏省) (四)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17~20题。(共12分)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桡③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⑨,亦验其辞⑩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7.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门庭若市: ▲ (2)面刺: ▲ (3)期年: ▲

(4)不相说: ▲ (5)走: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 ▲ 】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

(四)(共12分)

17.(1)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 / (2)当面指责、当面挑刺; / (3)满一年,或“一年”; / (4)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 / (5)跑、逃走、逃跑、出逃。(共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

18.(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 (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共5分,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9.C(2分)

20.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3分。答清楚一点得2分,答清楚两点再得1分。如果有学生将重点放在说明齐王性格差异的原因上的,最高给2分。而如果只分析邹忌的行为的,判为审题错误,0分。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给分。意对即可)

【乙文翻译】

成侯邹忌担任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人感情不和。公孙闬对邹忌说:“阁下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呢?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您可以立功;一旦战败,田忌就不能再威胁到您;即使不战死在疆场,田忌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谁料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闬商量对策。公孙闬就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问吉凶的人刚走,公孙闬就派人逮捕为人占卜的人,在齐王面前验证问卜者讲的话。

田忌闻言大恐,逃亡他乡避祸。

2. 德州市(09山东省)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王之蔽甚矣 ② 时时而间进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分)

9.答案:① 受蒙蔽 ② 间或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0.答案: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3. 德州市德城区(09山东省)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偏爱 ②满一年(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9、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0、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3分,意思对即可)。

11.①随便 马虎 ②有时 (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

3. 东营市(09山东省)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王之蔽甚矣 蔽:

(2)时时而间进 间: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1.邹忌是采用什么方法劝谏成功的?(2分)

9.答案:① 受蒙蔽 ② 间或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0.答案: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4. 荆州市(09湖北省)

二、(8分)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2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 D.乃下令。(乃:于是,就)

8.(2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

9.(2分)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成现代汉语。

10.(2分)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 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 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7.A

8.B

9.(2分)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成现代汉语。

9.(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10.直言不易、设喻说理(类比说理)

5. 牡丹江市(09黑龙江省)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1——14题。(共8分)

(1)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能谤讥于市朝 谤: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1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句子。(2分)

1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2分)

(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1——14题。(共8分)

11.(1)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2)闻:使……听到 评分标准:(2分)每次解释 1分

12.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或: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评分标准:(2分)重点词“地”、“方”翻译正确即可。

13.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评分标准:(2分)国内、国外各1分。国内答出“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即可得分。

14.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嗯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评分标准:(2分)符合人物性格,谈出看法即可。

6. 山西省(0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孰视之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时时而间进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用“_________”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1分)

10.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3分)

7.长,这里指身高(只答“身高”也可)

“孰”同“熟”,仔细(只答“仔细”也可)

偏爱

偶尔(偶然、间或)

8.(1)邹忌委婉地劝说(规劝)齐王,齐王接受规劝(改正错误)。

(2)我同城北徐公北,哪一个美?

9.门庭若市

10.例如:邹忌以事设喻(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推己及人等)委婉规劝。他由“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推及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从而使齐王猛醒、纳谏。(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考试
回忆在那些很远的日子
回忆的界限
苏州古迹之感
一个伟大的志愿!
凌晨3点
我爱我家
过渡的十八岁
我的未来不是梦
随感
我的天地
季节流转
我与苍蝇的浴血奋战
是我让美梦飞走的
为妈妈洗脚
瘟疫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你在乎我的成绩吗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英汉翻译作品中的结构转换
论俄罗斯别墅文化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特色环境的开发与利用
物质性英语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令人难以忍受的真相
莱柯夫等语言学家比毛泽东多走几步?
满族舞蹈艺术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试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一个背影,走向大海
京津翼一体化发展研究综述
浅谈畲乡旅游文化推进莲都文化的发展
包头地名文化透析
爬山虎的脚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册第二、三单元教材介绍 教案教学设计
我们长大了 教案教学设计
阜新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口耳目》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云南西双版纳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季》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玉溪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季》说课 教案教学设计
夸夸我的同学 教案教学设计
常德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语文园地四 教案教学设计
曲靖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