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小石潭记》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小石潭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1

中考语文文言文各地试题分类详解:《小石潭记》

2009全国各省市《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全解析

1. 南京市(09江苏省)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7.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11.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

诗 文

语 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

依依不舍

7.(2分)D

8.(2分)B

9.(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l0.(3分)(1)平(或:绿) (2)清 (3)伟(或:疾) (每处1分)

11.(2分)(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

2. 衢州市(09浙江省)

(二)(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二)(12分)

17.(1)向西 (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孤独忧伤(凄凉)

3. 上海市(09)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11.B

87舟山市(09年浙江省) (二)(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动 (4)其岸势犬牙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

17.(1)向西(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回忆的界限
为妈妈洗脚
是我让美梦飞走的
我的天地
我爱我家
我的未来不是梦
回忆在那些很远的日子
我与苍蝇的浴血奋战
凌晨3点
一个伟大的志愿!
季节流转
考试
随感
过渡的十八岁
苏州古迹之感
京津翼一体化发展研究综述
满族舞蹈艺术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令人难以忍受的真相
包头地名文化透析
物质性英语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你在乎我的成绩吗
英汉翻译作品中的结构转换
浅谈畲乡旅游文化推进莲都文化的发展
一个背影,走向大海
瘟疫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特色环境的开发与利用
试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莱柯夫等语言学家比毛泽东多走几步?
论俄罗斯别墅文化
常德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阜新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我们长大了 教案教学设计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云南西双版纳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季》说课 教案教学设计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曲靖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一册第二、三单元教材介绍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四 教案教学设计
玉溪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口耳目》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夸夸我的同学 教案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 教案教学设计
《四季》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