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训练(6)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训练(6)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5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训练(6)

2010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

周一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阅读训练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②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周二文言阅读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3.《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

答: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答:

参考答案

1(1)却(可是,但是)(2)通 (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2、(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3、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4、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5、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周三记叙文阅读

扣子

儿子很忙,已经很长时间没回家了。这次回家也没待上半天。吃过午饭,外面就有了喇叭声,单位车来了。

时令已是深冬。儿子出门的时候不禁打了个冷战,忽然记起要给母亲一点钱买件新棉衣。

母亲没有接钱,她说儿子能回来一趟就抵得上几百几千。

说着,说着,母亲忽然说,扣子!

扣子?

儿子瞧瞧母亲身上,没有见什么,再低下头看自己,才看见西装胸前的纽扣掉了一粒。母亲眼花了,怎么就一下看清了儿子胸前掉了纽扣?

儿子想不明白。

你坐下。母亲搬过一条凳子,塞到儿子身后。

儿子没坐,要脱下西装。母亲制止了他:脱了会凉了身子,就穿在身上娘给你钉。母亲便去屋里寻了针线和纽扣。穿针的时候,母亲的手颤抖着,一根白色的棉线老是穿不进针孔。儿子便接了线,穿好,再交给母亲,说,娘,快点,有车等呢!母亲有了几分歉意,老了,不中用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母亲给你钉不了几回扣子了。”

站着的儿子终于坐下了。母亲仍站着,或者,准确地说,母亲弯了腰,给坐着的儿子钉胸前的纽扣。儿子的心忽然就像有温开水浸过——几十年了,他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看母亲。原来,母亲的耳朵终生没有带过耳环,脸侧有了密密的黑斑,头发枯而花白,呼吸也显微弱。看着看着,不知咋的,儿子眼圈红了,温热的眼泪落到了母亲的后颈。母亲的脖子一缩,问,儿子,咋了?

没什么,娘,儿子的心里发热。儿子心里想说,但没有开口。

喇叭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儿子对司机说,你走吧,今天我不走了。

(选自《读者》)

阅读训练

1、这篇小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眼花了,怎么就一下看清了儿子胸前掉了钮扣”?对此“儿子不明白”。作为读者,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倒数第二段中的画线句,说说为什么“儿子心里想说”却“没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母亲的细心相比,儿子对母亲却显得有些粗心大意,关照不够,这从文中的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来。请指出这两个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开始“儿子”急着要走,后来却决定“不走了”,是什么让他作出这样的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小说为什么以“扣子”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小说可以说是对一首唐诗的最好诠释,请写出这首诗的诗题及作者。

诗题:《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儿子急着要走,母亲发现儿子扣子掉了,并给儿子钉扣子,终于感动了儿子,使儿子留了下来。(写“母亲为远行的儿子钉扣子的故事”也可得分)。2、母亲眼花了,但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明亮的。(或:儿子总在母亲心中,对儿子关心备至,体察入微)3、对儿子而言,此时最好的表达不是语言,而是行动。4、①儿子出门时感到冷了才想起给母亲一点钱买件棉衣;②母亲给儿子钉扣子时,儿子第一次近距离看母亲,才发现母亲非常苍老了。5、是无私、真挚的母爱感动了他,他终于明白了怎样做才是对老人真正的孝敬。6、“扣子”既点明了故事的线索,又代表了母子的情结。(意思对即可)7、《游子吟》;孟郊。

周四说明文阅读

美国到底强大在哪里?

刚到美国的朋友都会感到,美国与自己的想象差距十万八千里。就像一个网友所写的那样,美国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简直就是一个偌大的农村。除了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之外,其余的地方完完全全是一幅农村景象,既看不到工业区一栋栋的高大烟囱,也见不到北京、上海、香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大楼,街道上也看不到太多的行人,有时候还被突然从旁边窜出来的松鼠、甚至麋鹿吓一跳。所以那个刚到美国的学生就感叹,自己花了那么多的时间考托福、GRE,结果到了美国才发现,自己完全上当了。

在美国,你看不到太多的工厂,就连到了工业城市芝加哥旁边的密歇根湖,也会发现,那个湖水的纯净简直可以和九寨沟的水媲美。

到商店看看,服装、日用品、球拍、网球、学习用品、小型家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打印机等大部分都是中国造的,而食用的水果、蔬菜等则大多来自南美洲。跟这些东西的数量比起来,真正美国产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但比比就可发现,这些东西多半是技术含量高的,有专利的,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着较大优势的工业和科技产品,比如电报电话业务,飞机制造、航天、汽车制造,太阳能、药品、高级材料、电子工程产品、信息系统、网络科技、海洋生物产品,等等。

从利润率来看,中国、南美洲来的那些产品,可能只有2%~5%的利润。而美国那些拥有专利的高科技产品的利润率则高达10%~30%以上。从市场看,中国、南美来的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较高,但价格却比较低廉,也常常遭到所谓的反倾销起诉,而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则比较隐性,因为很多的科技产品看上去是中国、南美造的,但是其核心部件、关键部件却是美国造的。比如有名的双核电脑芯片,一家是Intel造的,一家是AMD造的,都是美国的高科技公司。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构成了一种技术垄断,但是你很难用反垄断法律对他们进行制裁、起诉。原因在于你的心脏是我造的,我就隐藏在你身体里面,如果我对我进行制裁的话,你就会受到更大的制裁。

很简单,美国人的策略就是,凡是你能造的,成本比我低的,我干脆就不造,而我要造的就通常是你不能造的。或者你造的但质量比较差的、科技含量也比较低的产品。比如,电脑、网络科技中有很多的技术,美国人就拥有专利,但是一旦你们取得了对这种技术的成本或者技术优势,他就不造了。比如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就是一个例子。

看看世界上每年来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的人数就知道,这早就成了美国的既定国策。你们好好培养人才吧。辛辛苦苦培养了20年~30年,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只要一毕业,我给他们一个博士后位置,他们就都来了。如果真正是美国所需要的,那就干脆留下来吧,如果不是美国真正需要的,他就得回去。有人说,这就是美国的一种人才“撇脂”战略。中国的初等教育很好,你就努力培养人才吧。博士毕业以后。只要我抛个橄榄枝,他们很快都成了美国的人才,不管种族、不管男女。

美国自1783年(英国承认的时候)立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来之所以如此强大,乃是它有一个非常效率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在这个市场体系下,只要你有能力,你就会获得相应的报酬与职位。如果我给你的工资高,你就会来到我这儿:如果西部给你的工资高,你就去西部,东部给的工资高,你就去东部。因为你的社会安全、养老保险等都是全国联网的。到了你新居住的城市,只要上社会安全局去申报一下就可以了。所以你可以非常轻松地就在东西南北之间搞定所有的事情。此外,每个人与所在单位之间的合同都是非常市场化的。干满时间,双方正常协商,你有签约的权利。也有不签约的权利。

(选自《青年文摘)2008•12下)

阅读训练

1、不少国人对美国充满了向往,可那个刚到美国的学生,为何会觉得自己完全上了当?

2、从第二节的文字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美国市场上,为数不多的美国产品有何特点?

4、美国人在生产上的策略是什么?

5、美国对高科技科研人才的国策有何特点?

6、纵观全文,说说美国到底强大在哪儿。

参考答案

1、①想象中的美国是一排排大楼鳞次栉比;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到了美国才发现,除大城市外,其余地方完全是一幅农村景象,与国内看到的差不多。②商店里的商品大多是中国货,真正美国产的东西并不多。2、美国人生产很注重环境保护,而且做得很好。3、①多半技术含量高,有专利,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着较大优势的工业和科技产品。②美国产品的利润高。4、凡是你能造的,成本比我低的,我干脆就不造;而我要造的,就通常是你不能造的,或者你造的但质量比较差的,科技含量比较低的产品。5、用高职位、高薪金吸引世界各国人才,为美国所用。6、①注重环保。②重视科技。③重用人才。④有一个非常效率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周五议论文阅读

关于金钱和幸福的谬论

生活的满意度和预期寿命的长度伴随着社会的公平而来。贫穷的喀拉拉在发展中国家里力拔头筹。哪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越大,哪里的人们就死得越早,巴西就是一个例子——虽然一个较穷的巴西人要比一个喀拉拉的中产阶级挣的钱要多得多。

赐予人们长寿的不是绝对的富裕程度,而是财富的均匀分配。同样。工业国的收入差异也显示了这一点。在瑞典和日本,收入的差异最小,虽然两国的社会和健康体制不同,但两国人民活得最长。相反,统计显示,伴随着财富分配不公正的不断增长,预期寿命也就越短。另外,德国在这两个范畴中均处于工业国家的中间地位。

在国际比较中,国民感觉最满意的国家同时也是收入分配最均衡的国家。这不是偶然的。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荷兰。就连在瑞士,贫富差距也比德国或意大利要明显地小。

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美国联邦州之间的一次比较。虽然美国优秀的医院均匀地分布,但是在同一联邦州里的平均寿命却不同,差距多达4年。北达科他是美国西北部的一个州,那里的人们可期望活到77岁。相反,西南的路易斯安那州的州民平均年龄则在73岁。这种差距既不是绝对的富裕程度,也不是移民的来源;既不是贫困率,也不是香烟的消费量可以解释得了的:而且,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与因基因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基本没有区别。谜底在于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收入差别,而这种差别在路易斯安那州要比北达科他州高出50%。收入分配不公平州的公民较早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压力所致,是那种人们在对手林立的社会中所要承受的压力。

在金钱和幸福之间存在着一种荒谬的关系,虽然在某一门槛的一边,富裕几乎可以提升幸福,但是从更高层次的意义上来说,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方式才是决定幸福的因素。

过去30年间,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收入差距扩大,而最大的差距是在变革中的东欧。最痛楚的要算来自俄罗斯和立陶宛的数字,在那里自1989年以来。死亡率提高了1/3,男性的预期寿命还不到60岁。匈牙利1970年~1990年之间死亡率提高了1/5。这一时期的匈牙利绝对不再贫穷,这些年来,它的国民收入翻了三番,但是,当大多数人拥有的财富还停留在1970年的水平时,富裕带来的好处也就太有限了。

按照新自由主义的世界观,只要不富裕的人的收入不下降,而富人更加富有,就伤害不到任何人。如果人们将存款数量作为唯一标准,那么该论点无疑是对的:如果人们关注幸福和健康的结果,那么这个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只要社会上的对立面不断增加,无论是对富人还是穷人就都有伤害。

(选自《意林》2008年第24期)

阅读训练

1、本文论述了一个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金钱和幸福之间存在着一种怎样荒谬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赐予人们幸福主要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我们的社会分配是否均匀?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生活的满意度和预期寿命的长度伴随着社会的公平而来。2、人们普遍认为金钱越多、社会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就会越幸福。3、赐予幸福主要靠社会的公平程度、贫富均衡、社会对立面的缩小。4、举例论证。5、略。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季节流转
回忆的界限
我的天地
回忆在那些很远的日子
考试
是我让美梦飞走的
一个伟大的志愿!
凌晨3点
我与苍蝇的浴血奋战
过渡的十八岁
苏州古迹之感
随感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爱我家
为妈妈洗脚
包头地名文化透析
满族舞蹈艺术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一个背影,走向大海
莱柯夫等语言学家比毛泽东多走几步?
京津翼一体化发展研究综述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试论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论俄罗斯别墅文化
物质性英语隐性课程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瘟疫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你在乎我的成绩吗
英汉翻译作品中的结构转换
令人难以忍受的真相
浅谈畲乡旅游文化推进莲都文化的发展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特色环境的开发与利用
夸夸我的同学 教案教学设计
常德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季》说课 教案教学设计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阜新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爬山虎的脚 教案教学设计
宁夏回族自治区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季》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四 教案教学设计
云南西双版纳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我们长大了 教案教学设计
曲靖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玉溪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一册第二、三单元教材介绍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