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6

201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破解

 

《语文课程标准》与中考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章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查的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概括题、图表题等,其中简答题设题最多,比例最大。

【考点例说】

1.把握文本信息。

准确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说明的对象以及对象的特征,提取文本主要信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或诠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从而考查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提炼信息的能力。如:2009年山东省烟台卷《蜡烛的前世今生》第14题:根据文意,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2009年四川省眉州卷《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第15题:请根据你对文章的阅读,简要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特点。2009年云南省卷《漫话溜索》第15题: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这些题目,都是考查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的能力。

2.分析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过程中具体说明事物特征及作用的方式手段,考查说明方法也是说明文阅读最常见的命题内容。主要形式是: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如:2009年山东省烟台卷《蜡烛的前世今生》第16题:第②部分在介绍烛芯的发展变化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009年云南卷《漫话溜索》第16题: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2009年四川省眉州卷《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第16题:请从选文第①语段的三个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句,指出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体味说明语言。

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分析关联词、副词的表达效果,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及语言的表达特点,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考点。命题形式常为:文中“……”这句话中“……”一词能否删去?请简要说明原因。而要求删去的词语多数是表示程度、数量范围或性质的词语,如“可能”、“一般”、“大约”等词。如:2009年泰安卷《微晶玻璃》第15题:文中“一般的废渣土中都含有制作微晶玻璃的大多数成分,我们通过电脑检测,确定现有原料的化学组成,添加所缺部分,大大降低了成本。”一句中加点的“大多数”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009年浙江省温州卷《“绿色产业”完美转身》第8题:文中第(3)段画线句“温州森林公园前身大都是位于穷山僻壤的国有林场”中的加点词“大都”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009年泸州卷《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第14题: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原句好在何处?原句: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其破坏力也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的24倍。改句:太空中一块较慢速度飞行的小碎片,其破坏力也很大。

4.梳理说明结构。

梳理、分析说明文的结构特点或文段的结构特点,准确把握关键词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理清说明顺序,这是说明文阅读考查是重要考点之一。如:2009年齐齐哈尔卷《植物也讲方言》第17题: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在横线上。本文是(A说明事物B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2009年河北卷《“长信宫”灯》第14题:选文②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2009年福建泉州卷《还原真实的木糖醇》第15题:请将本文划分为三个部分。这几个题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考查文章或文段的结构顺序的。

5.拓展说明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在说明文阅读考查中,往往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来拓展说明的内容及范围。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一般从以下方面考查:①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②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③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④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等。如:2009年厦门卷《神奇的色彩世界》第13题:假如你拥有了一间新的书房,你会选用什么颜色的书桌、台灯和窗帘?你这样搭配色彩的理由是什么?2009年辽宁省锦州卷《气候怎样“塑造”人类》第24题: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2009年浙江省温州卷《“绿色产业”完美转身》第9题: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请你就“温州森林旅游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进行探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条发现。

 

【解析指要】

说明文阅读常见的答题错误有:对说明文基本的文体知识缺失,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特点不了解,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不能进行准确地评析,不会根据语言材料给事物下定义,不能熟练地运用表格等方式提取或整理文中的重要信息,对事物的特点概括不准,在阅读图形和辨识表格上有困难,解说答题的理由有不全面等。要根据这些错误问题,针对具体考点,从不同角度解析说明文。

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提取文本信息,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从分析标题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②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文中加以提炼。像上文列举的烟台卷第14题给文段拟写小标题,实际就是要求把握文段内容,概括文段的特征。

2.分析说明方法,首先要理解并熟知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常见说明方法的定义及其作用。其次,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任何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像四川眉山卷的第16题,要分析三个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其作用:①作比较,以甲型H1N1流感与一般流感作比较,突出其传染性强,人感染后进展快的特点。②列数据,以38℃以上的具体数据说明甲型H1N1流感突然发高烧的特点。③举例子,举引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等例子说明甲型H1N1流感容易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3.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但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前提。要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了解遣词造句是怎样说明事物的特点的,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可从以下三点入手:①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②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③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这种题一般答题模式是: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带入词语解句或去掉词语解句(即有了这个词会怎么样,去掉这个词会怎么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三个具体步骤是:第一步,回答“否”或“不能”;第二步,解释要删去的词语在原文中的意思;第三步,联系原文分析删去该词语之后句子意思的改变。像山东泰安卷第15题可以答为:不能删去。“大多数”是指绝大部分,说明废渣土中含制作微晶玻璃的成分多。

4.事物说明文一般用总分式的结构(包括总分式和分总式),事理说明文一般用递进式结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大顺序。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常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构造的,常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常用逻辑顺序。像齐齐哈尔卷第17题,文章是阐明事理的说明文,所以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准确把握关键词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有首括、中领、尾结三种形式,又以首括居多;分析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上下文内容衔接的标志;认清指代成分,分析时要从语义和语法结构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像福建泉州卷第15题,划分文章结构,只要抓住第3段开头、第7段结尾、第8段开头的关键句子,就能比较容易的划分文章的三大部分。

5.解答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对所给材料能够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①就材料内容回答问题,要符合材料意思,要言之成理;②是阅读材料读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③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他方面。像锦州卷第24题,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说法,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可以,关键是要能自圆其说,理由充足,言之成理。

【复习对策】

说明文阅读,作为初中阶段一种重要的文体,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记叙性文本,几乎所有的中考试卷中都有说明文阅读的考查。从近年来说明文阅读考查的发展方向来看,说明文阅读选材内容上的重点是: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生命科学的研究动态,科学技术前沿的研究发现,植物动物的有关知识,保护环境生态,气候物象的有关内容等。命题的趋势主要是: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②对作者思路的梳理,对文章层次的划分;③对文章整体或局部的大意的概括;④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把握;⑤对关键词句的意义及其作用的体味和推敲。另外,联系实际、推断预测等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说明文阅读中也占一定比例。

依据说明文考查的这些趋势特点,在复习应考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清楚说明文的文本,基本都是表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内容的,但中考考查的立足点并不在文本所介绍的知识本身,而是怎样运用一定的说明技巧,达到所要说明的效果的。也就是说,说明文考查的立足点在于说明文文体本身,在于语文阅读能力本身。明确了这点,就不会害怕说明文介绍的知识深奥、我们初中学生读不懂这样的问题了。

2.要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来复习。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结构、说明语言等说明文的概念、特点要熟知,阅读说明文的时候,才能根据这些基本的知识特点去解决问题。要在平时训练中,加大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能力的训练,不断培养自己的归纳概括能力;对重点词句,要细细品味,仔细剖析,结合语言环境具体分析其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等特点;要善于抓住关键性的词句,上钩下联,分析说明结构;对说明方法等规律性的东西,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实际具体分析。

3.说明文阅读还要根据文本特点,把握不同的侧重点。阅读阐释性说明文要注意其解说准确、明晰、有条不紊、笔调平实严谨的特点;阅读述说性说明文要注意其突出要点、扣紧中心、突出主线和笔调简洁明快的特点;阅读实用性说明文要注意其准确严密、简明易懂、重点突出的特点。

总之,在日常复课备考中,要结合说明文的基本知识和答题技巧,抓住考点,多阅读,巧训练,举一反三,熟能生巧,就能够突破说明文阅读这道难关,真正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和解题水平。

——发表于《试题与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601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十字路口
真情相守,共渡时艰
落落
等待花开的季节
关于年味
蛋白质,原谅我
高飞的冲动
逝水流年
在遗忘的地方回忆
心路
习惯追逐
星空
明天
若有来世
微风过处
降低制丝线碎丝率方法浅谈
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及防雷方法
特低渗透油田提高水井测试效率的工艺方法和工具研究
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原因简析及预防
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研究
港口供电系统中谐波的防治探讨
氢气锅炉的仪表控制系统及主要故障分析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的调度运行管理
提高柴油发电机一次启动成功率实践研究
基于纳米腔天线阵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研究
大规模风电机组脱网原因分析及对策
变频器和软启动器的区别及优劣比较
FANUC数控车保证托辊轴尺寸精度的方法探讨
浅议电力企业装表接电工作中之反窃电技术与应用
热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及维护问题探究
语文研究性学习概论
知难而进,回到语文3——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先生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真情实感论”岂宜贬低?
新课程下如何训练语感
教师要成为聪明的“合作者”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法国小学母语的综合性学习
小学古诗教学谈
语文素养论
教育教学叙事A、B、C
走向生命相融的新境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独立批评的力量应该是怎样的?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和文本回归
语文识字教学科学方法建构的心理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