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
知识概说
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我们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它的中心意思,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所以,《大纲》要求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具体地说,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在准确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认识详写、略写中心意思的关系,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3.掌握分析、归纳中心意思的一般方法。
复习指路
怎样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准确归纳中心意思的前提条件是通读全文(全段),熟悉内容,对文章中记述的材料作出分析,理清文章(或文段)记叙了哪些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写这些材料的意义何在。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分析文章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透过它,不难探寻其中心思想;有的题目巧妙地暗示中心,如《驿路梨花》,分析其喻意,便可归纳出中心;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如《生命意义》、《同志的信任》等等;至于那些题目仅仅表明记叙的对象、范围或线索的,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2.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开篇点题”与“卒章显志”是写文章常用的手法。前者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挖荠菜》的开头就点明或暗示了全文的中心,多半是采用议论抒情为主的表达方法,抓住这些带有概括性的关键语句,有助于分析归纳中心。后者如《这不是一颗流星》、《枣核》、《春》、《挺进报》等等,分析这类文章结尾处具有深刻含意的句子,是归纳中心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一般地说,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抒情句,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例如《荔枝蜜》中:①“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②“他们(农民)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如果我们找出文中全部的议论抒情句,也就理清了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明白地显示出来了,特别是上引的两句已经很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意思隐合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进行综合归纳,才能准确把握中心。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要分析归纳文章两大部分的内容与中心,再联系起来思考,从两部分的鲜明对比中,掌握作者对自由学习生活的向往,对令人窒息的封建教育方式的无比厌恶这一中心。
5.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的。一般地说。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作者是要用笔墨详加叙写的。所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分析作者详写的部分发现并归纳文章的中心。但是,还有一种情况,详写仅仅是作者为表达中心而用的侧笔,而作者对真正要表现的中心却用墨甚少,这就要求我们研究作者详写此人此事的意图,发现了这一意图也就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例如《夜走灵官峡》详写繁忙的工地场景,详写我与小成渝的相遇、对话等等,浓墨重彩正面描写小成渝,侧面烘托成渝的爸爸妈妈(成渝的好品质,正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由此可归纳出本文“表现并歌颂我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忘我劳动、一心为公的革命精神”的中心思想
6.分析文章的背景材料。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须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例如《七根火柴》,必须联系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认识七根火柴的巨大作用和用生命保存火柴的重大意义,才能准确概括出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革命品格这一中心思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回忆遗忘
- 学会微笑
- 幸福
- 朋友
- 奥运
- 等待
- 都过去了
- 年少
- 窗外
- 自由
- 生活
- 青春
- 情意缠绵
- 08努力
- 花开校园
- 美丽中国行·记者走基层(2)
- 美容院经营的羊圈理论
- 美丽中国行·记者走基层
- 领秀东方·和谐绽放 和谐医美&冯斌整形2015年度盛典耀世启幕
- 加强人际圈,轻松玩转老客带新客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居安思危、敢于创新
- 美容院顾客无法忍受的“七宗罪”
- 2015全国美妆日化新技术新成果首场发布会在京举行
- 美丽中国行·记者走基层(2)
- 信仰中国·美业革命
- 人才战略是经销商成功的根本
- 现在是求着男人结婚的时代
- 打造中国最强激光美容医院 小忠丽格医疗美容盛大开业
- 做好自己的定位经销商将会经营的更好
- 适应市场才能突破发展瓶颈走向坦途
- 三年级语文--迷人的树袋熊 教案教学设计
- 阿里山的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
-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案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课设计——从《草船借箭》引开去 教案教学设计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实录《小兔运南瓜》 教案教学设计
- 《比尾巴》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于永正教学实录——《新型玻璃》 教案教学设计
- 于永正教学实录——《翠鸟》 教案教学设计
- 燕子 教案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 教案教学设计
- 儿童小说《心声》研究性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检阅 教案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忆江南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