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买椟还珠》

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买椟还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0

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 作者:未知

原文 Original Text

译文 Translated Text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

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买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这真是善于卖盒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

【注释】

[1]为(Wéi):制做。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

[2]桂椒:香料。……

[3]缀(zhuì):点缀。

[4]玫瑰(méigui):一种美丽的玉石。

[5]缉:装饰边沿。翡翠(fěicuì):一种绿色的美玉。

[6]椟(dú):小盒。还:退回。

[7]鬻(yù):卖。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专卖珠宝的商人。有一次,他带上一批珠宝到郑国去卖,为了吸引顾客购买,他想了一个招揽顾客的办法。

他选了一些上等的兰木,做成许多精美的小盒子,并在盒子外面雕刻上精致的玫瑰花纹,四周还镶嵌了许多彩色的羽毛。他想,把珠宝放在这样的精美而散发出奇香的小盒子中,郑国人就一定会被吸引而购买珠宝。

于是,这个珠宝商就满怀希望地带上这些货到了郑国。到达郑国之后,他来到最繁华、热闹的街市上展示他的珠宝。果然不出所料,马上有许多人围拢来驻足观看并欣赏。而有一个郑国人看见如此精美装饰的盒子,毫不犹豫买下一个,打开盒子后把里面的珠宝退还给珠宝商后,十分高兴地的走了。……

题 名: 买椟还珠

所属朝代: 春秋战国时代

拼 音: mǎi dú huán zhū

出 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解 释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更正:有个想把珠子买给郑国人的人。【原文者:.....的人】他用名贵木兰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美玉【原翻译为玫瑰,错了】、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这真是善于卖盒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啊。

1.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整句错了】

2.他用木兰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

3.这真是善于卖盒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迟到的喜悦
雾雨凝愁
或许只是一步之差
薰衣草丛中的女孩
微笑
月是故乡明
静夜漫步
哀莫大于心死
青春的萌动
放屁的选择
自强自立小当家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秋绪
青春的星星
谁偷了玉坠?
浅谈现行汉字的造字法与六书
论东北方言中四字惯用语使用特点
浅析汉字中的字形结构问题
新闻报道批评话语分析
中西数字文化比较研究
语言简略性策略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
初探《喜福会》汉语语码的交际功能
从语境语义角度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屠格涅夫的庄园文学研究
口语语篇中well与youknow的话语隐性制约研究
《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探讨
功能翻译理论的实际操作
关于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几点启示
浅析重庆话与普通话的开合分歧现象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9)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5)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9)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7)
专家指导:消除“文言背诵健忘症”的方法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5)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理解汇总(22篇)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