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17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马说》
马说 作者:韩愈
原文 Original Text
译文 Translated Text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待遇都没有获得,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鞭打马,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注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善相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里。祗:只是 辱,受屈辱……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喂牲口的食器,枥:马棚。槽枥:马厩
[4]不以千里称也:不把它称为千里马。以,把,介词。称,称颂,称道。
[5]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a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古代喂马的口粮 石,十斗为石。
[7]食:同“饲”,喂养。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12]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本意马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6]鸣:马叫,之:不译(转接)。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17]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18]呜呼:表示哀叹,唉。
[19]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20]其:可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画心
- 心事
- 失忆,在斑马线上
- 寂寞
- 今秋风雨
- 高中的点滴
- 今晚,停电了
- 寝室
- 广播操比赛
- 语文
- 错误
- 我是一个孤独的孩子
- 寝室趣事
- 夜赤脚,游荡在大街
- 猎人
- 大森林写生四题
- 简析黄药眠生活实践论对文艺美学学科的历史贡献
- 互联网平台电视的发展前景
- 我知道他日渐衰老
- 最美孝心少年
- 那年夏天走失的友谊
- 从生存与精神困境暖的诗意
- 一部壮丽的中国铁路史诗
- 暗夜中可以听见灵魂的舞步
- 无法归来的母亲
- 没有什么必须要说
- 戴金生历史文化组诗
- 论戏仿的合法性
- 女儿很近,父亲很远
- 曾允诺你许多,但已然来不及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 《学弈》教学设计
- 《浣溪沙》教学设计
- 《趵突泉》教学设计
-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测试5
- 《童年的游戏》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案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测试4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 《藏戏》教材简介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同步测试3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泊船瓜洲 游子吟》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