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我们祖国广亵的土地上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课题)
2、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小船,我们出发了。
二、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1、范读课文。(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2、此时,你员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节。经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板书;甲天下)
三、精读第二节,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
要求:把最吸引你、员美的地方用笔划出来,好好地练一练,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读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屏显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好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⑴ 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汐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⑵ 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引导学生把“无理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⑶ 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板书:静、清、绿)
(评价激励;概括得真好,我们读文章的时候要能把长句读成短句)
3、读中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⑴ 屏显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⑵ 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啊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持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⑶ 屏显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原句整齐,读上去有节奏,琅琅上口)
⑷ 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屏显动画,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节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节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⑴ 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⑵ 屏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四、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节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自学第三节。
2、出示要求,屏显文字
读读:读第三节。
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
练练:读出美的感受。
说说:值得学习的写法。
3、朗读比赛
要求:
⑴ 把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⑵ 读给一个听课教师听(如听课老师少,每组可派一个代表参加。)
⑶ 记住老师对你们的评价。
4、反馈,并请进步特别大的同学为画面配音,其他同学欣赏。
5、谈谈值得学习的写法。
(对比;抓住特点具体地写,用整齐的句式)(板书:奇、秀、险)
五、以读代讲学习第四节
1、范读。屏显动画,音乐伴奏。
激情点拨: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面,这幅画有83公里,所以说是连绵不断的画卷。这幅画是谁画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笔把桂林山水描绘得这般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感到如痴如醉。(扳书:美如画)
2、屏显动画,文字,生齐谈最后一节,音乐伴奏。
让我们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六、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资料提供者:李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挥之不去的记忆
- 凄亦为美
- 狂人的呐喊
- 家庭给我的温暖
- 生命的初衷
- “宿命”
- 消失的疯子
- 诗下诗人的心声
- 茫
- 梦未醒,我们的灯不灭
- 有些不为人知
- 路
- 十七岁的雨季
- 放牛班的春天
- 丰收的点滴
- 抓不住的巴黎之子
- 飞奔,沐细雨,浴春风
- 香柏木发酵可减肥
- 生活送我失败,《莫愁》给我精彩
- 怀念将爱情当梦想的年华
- 智跑,装备很重要
- 饮一盏岁月留香,唱一曲往事飞扬
- 松开控制的拳头
- 快打开你的礼物
- 试驾撞车,天价赔付谁承担
- 多面的“巴西装甲车”
- 收藏旧时光,向古玩潜规则说不
- 合理解聘员工,有时也无效
- 雾霾里,对自己好一点
- 加藤嘉一:独立的国际思考者
-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欣赏型考点
-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之想象型考点
- 2010年中考语文易误用的成语(2)
- 初中生必背的50篇文章
-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的四点建议
- 2009年人大附中初三新生入学考试题汇总
-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技巧
- 中考语文:容易被用错的11个成语
-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方法归类
-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在可可西里回头》解析
- 初中语文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 09年湖北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记叙文散文专题
- 名师解析:2010年中考五大题型
- 2010年中考语文易用错的成语(1)
- 中考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见解型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