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3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之三(3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之三(3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掌握的表示方法。
2.掌握溶液的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生活中已有溶液浓稀的概念,如一杯糖水很甜(比较浓)或不够甜(比较稀),这个“浓”“稀”是不精确的。精确地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在生活和科研中是非常重要的。农村用氨水施肥,太浓要“烧”死庄稼,太稀就达不到肥效。又如有些反应中,反应物的浓稀关系到反应能不能进行,锌粒跟稀硫酸作用放出氢气,但和浓硫酸作用就得不到氢气。这节课学习怎样表示溶液的浓稀程度。即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板书】
一、溶液的组成的表示方法。
【板书】
1.含义:在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
【讲解】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用来定量地表示溶液的浓稀,它的具体含义是指溶质和溶液之间量的比值。
【讨论】
现有三瓶蔗糖溶液,第一瓶是100g糖水中含5g蔗糖,第二瓶是100g糖水中含有10g蔗糖,第三瓶是200g糖水中含有5g蔗糖。这三瓶糖水,有的溶液量相同,有的溶质量相同,请问哪瓶最浓?哪瓶最稀?
【讲解】
因为溶液组成是溶质和溶液两者量的比值,因此要由这两个量来决定其比值的大小,在这三瓶糖水中,第二瓶最浓,第三瓶最稀。
【提问】
在溶质和溶剂的量发生变化时,溶液组成是否发生变化?
【板书】
2.溶液和溶质的量要选取一定的量的单位来表示。
【讲解】
溶液和溶质的量选用不同的单位就有不同组成的表示法,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高中还要学习其他表示方法。
【板书】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课本相关内容
2.数学表达式
【讲解】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还可以用下式求得:
【板书】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十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溶质的质量分数)
【讲解】(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和全部溶液的质量比不是体积比。例如8%的氢氧化钠溶液表示10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8份质量的氢氧化钠,92份质量的水。不是1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含8份质量的氢氧化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我的老师
- 我的奶奶
- 特殊的朋友
- 读懂父亲的目光
- 没有什么不可以
- 蓦然回首
- 怀念小姨
- 爷爷
- 我最敬佩的人
- 我的爸爸
- 改变自己1
- 改变自己
- 幸福的味道
- 我的无奈
- 呈现精神的契机
- 在转型中坚守出版的价值
- 游进亚得里亚海的小鱼
- 走出电影的那些旖旎色彩
- 古本街淘书攻略
- 当独立艺术家成为可能
- 奇镌的水印木刻
- 物离乡贵的中国水彩风情画
- 一个艺术诈骗犯的侧写
- “无早”的春天
- 北京的中心位置已经受到威胁
- 从“一个”和“知乎”看数字阅读的新发展
- 图书出版“另类”赢利模式思考
- 阅读一定有办法
- 数字化科技出版收益的社会分配
- 九年级物理下册《功和功率》堂上测试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 酸、碱、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 酸、碱、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 九年级物理下册《功的综合练习》
- 九年级物理下册《功和功率》堂上测试(3)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酸》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 九年级化学下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说课材料》教学设计
- 九年级物理下册《功和功率》堂上测试(2)
-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之二(3课时)》教学设计
- 九年级物理下册《功和功率》堂上测试(1)
-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教学设计(第2教时)
-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节 酸的通性 PH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之三(3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