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8
《黄河颂》(拓展练习)
一、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二、我怎样写《黄河》
(冼星海)
《黄河》的创作,虽然是在一个物质条件很缺乏的延安产生,但它已经创立了现阶段新型的救亡歌曲了。
过去的救亡歌曲虽然发生很大效果和得到广大群众的爱护,但不久又为群众所唾弃。因此,“量”与“质”的不平衡,就使很多歌曲在短期间消灭或全失效用。
《黄河》的歌词虽带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是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环境,指出“保卫黄河”的重要意义。它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1.《黄河船夫曲》
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斗争的力量。歌曲有两种情绪是值得注意的:开首的紧张情绪,是船夫们渡黄河时和波涛挣扎的情形,他们唱“划哟冲上前”,“乌云遮满天……”,“浪花打进船,伙伴哪!睁开眼!舵手啊!拉住腕!……拼命哪!莫胆寒!”“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最后一段是比较轻快一点。在他们没有渡过黄河以前,他们充满愉快与光明。经过他们一阵大笑以后,情绪已达到安慰和安心的境地,气也可以喘一喘了。
2.《黄河颂》
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3.《黄河之水天上来》
是一首朗诵歌曲,我用三弦作伴奏,歌词的内容全由三弦表达出,不是大鼓的伴奏方法,也不是普通的京调伴奏方法。欧洲有一种歌词与伴奏独立的歌曲,由曲作者沃尔夫(Wolf)的提倡而完成。但中国歌曲用三弦来伴奏而表达歌词的内容,又可独立成一曲的,恐怕是第一次尝试。三弦的调子里,除了黄河的波浪澎湃声外,还有两个调蕴藏着:一个是《满江红》,另一个是《义勇军进行曲》。但只有一点,而没用全曲(这是由于曲调组织的关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佛种从缘起
- 支撑
- 积累,让我步入文学的殿堂
- 扯下面具
- 成就
- 放眼望生命
- 出彩
- 笑
- 归宿
- 倾听心灵
- 让青春飞扬
- 失败也美丽
- 变化
- 执著的追求
- 铅笔
- 婚姻中的“第一需求”
- 走过婚姻的弯路
- 人生中那些舍不得的东西
- 风行网与辽宁卫视携手打造首届融媒体春晚
- 我们是失败的父亲与孩子
- 这个世界有没有圣诞老人
- 妈妈那年没离婚
- 那个叫母亲的客人
- 五年磨一剑 其剑必锋芒
- 有一种亲情别样动人
- 16件小事让你们更爱对方
- “三不管”妻最旺夫
- 趁年轻 去远行
- 嘴角上1厘米的秘密
- 《茶道真兄弟》模式创新
- 诗的教育 趣味的教育
- 朱光潜:燕南园递出的花
- 丧家狗——我读论语•自序
- 王彬彬:我们是否配谈读经
- 我所见的叶圣陶
- 鲁迅何以猛烈攻打“传统”
- 李零:说经典阅读
- 四书五经到底形成于何时?
- 网友讨论:哪种《古文观止》版本比较好
- 五四运动,光芒万丈
- 孟子的人文精神
- “国粹”是个可笑的概念
- 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
- 钱理群:我对经典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
- 上海师大附中拓展课案例1:经典阅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