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9
高中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
2、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4、提高朗读自由体新诗的能力,进一步了解新诗的特点。
【要点难点】
1、借助本诗的朗读录音,加强朗读训练,着重体会诗中强烈的节奏和流畅跌宕的旋律;
2、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学习的重点;
3、诗人在构思诗篇时,把自己起伏的思绪,奔腾的激情作为最主要的依据,这一点比较难以捉摸,应作为学习的难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写作背景
艾青在大堰河家生活的情况以及大堰河对他的影响。
艾青1岁至5岁的孩提岁月,都是在大堰河家度过的。从诗的第3节,我们可以看出,大堰河十分疼爱自己的乳儿。大堰河的几个孩子,和艾青就象亲兄弟一样,泥里爬,土里滚。大堰河不仅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艾青的成长,而且她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爱她”,“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因此,在他后来走上诗歌创作道路时,他是那样深沉地歌唱土地、歌唱农民、歌唱广大劳苦群众为反抗黑暗、压迫与残暴而进行的斗争。人们称这位诗人是“农民的后裔”、“农民的儿子”。
30年代末在上海,有一位诗人见到艾青时,激动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尔后许多年中,也有一些人把“大堰河”误解为一条河流。但是,如果我们把拥有半个多世纪创作历程并在国内外获得崇高声誉的艾青的诗歌,比喻为一条巨大的河流的话,那么,它的永不枯竭的源头,就是“大堰河”!它的情愫,它的主题,它的美,都可以从这个源头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坚强的倔强
- 累
- 历史的印记
- 橘子,态度,人生
- 对面
- 寄住在心里的朋友
- 幸福是什么
- 幻想与现实
- 足印
- 情
- 由2007年的文化“足印”看当今中国的文化
- 战胜
-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 故乡
- 寻找人生的渡口
- 品味璀璨冬日美馔
- 可以吃的花花世界
- 你想做的时髦发型这都有
- 江苏卫视:2015将节目做到极致
- 光线联姻360欲做颠覆者
- 你是个好导演吗?
- 在英国花园喝下午茶
- 奢宠呵护 白莲之悦
- 你的肤质怎样对抗角质?
- 视频网站掘金在线直播演唱会
- 娶到双鱼女,这辈子值了!
- 密室真人秀全方位升级
- 《重返20岁》:中韩合拍新尝试
- 你的想法真的是最好的吗?
- 2015,广东卫视从“新”出发
- 文言文“四步”教学模式
- 走出情境创设的沼泽地
- 非指示性教学述评
- 一堂语文特级教师的低效课
- 组织学生积累与梳理中的问题
- 大语文的本质含义
- 一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
- 发现与创新中的问题与案例
-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 应试不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 教学设计《金奖章》
- 再论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 语文教学应盯住“语文素养”而非“考试”
-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带着学生挖“泉眼”
-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