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5
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多元化的学生就有多元化的教学,多元化的教学就有多元化的设计。本执教者的“说课教案”是按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新课程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分为三大板块:一、说教学设想;二、说教学流程;三、说板书设计。
【教学设想】
一、总体教学设想
1、把握新教材特点,理解本课编排的目的。
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
3、与学生同阅读课文,同在一个平台上探讨人生的哲理。
4、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
5、注重读写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个性,亮出自己。
教学设想阐述:
1、把握教材特点,理解课文编排目的:
(本课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学读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它主要是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8岁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战胜困难。)
整个第四学段的教材编排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的外在线索是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的是按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而本课是属第一板块:人与自我。这个单元都是谈人生。写的都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
(从教材的编排特点,看本课,它是新教材的第一篇学读课文,它是第一二单元人与自我中的主要课文。作为一篇学读课文,教会学生读书,即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这是最主要的。而面对刚进入第四学段的(初中)学习生活的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其一,天真、活泼,富于表现力。其二,面对着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喜欢读。其三,喜欢讨论,喜欢发问,喜欢探究。其四、喜欢说自己的故事。然而难点是对一件事或一个活动中蕴含的哲理或悟出它的哲理有一定的难度。
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为共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与学生同阅读课文,同在一个平台上探讨人生的哲理:
(因为本文就是通过作者在童年时爬悬崖的一段感受,及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遇到困难,就应在悬崖上走下一样,“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共同的人生体验,和学生同在一个平台上,同读课文,同探讨人生的哲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寻找人生的渡口
- 历史的印记
- 足印
- 对面
- 寄住在心里的朋友
- 战胜
- 累
- 坚强的倔强
- 由2007年的文化“足印”看当今中国的文化
-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 幻想与现实
- 橘子,态度,人生
- 情
- 故乡
- 幸福是什么
- 《重返20岁》:中韩合拍新尝试
- 密室真人秀全方位升级
- 奢宠呵护 白莲之悦
- 视频网站掘金在线直播演唱会
- 2015,广东卫视从“新”出发
- 你是个好导演吗?
- 你的想法真的是最好的吗?
- 娶到双鱼女,这辈子值了!
- 光线联姻360欲做颠覆者
- 在英国花园喝下午茶
- 品味璀璨冬日美馔
- 江苏卫视:2015将节目做到极致
- 可以吃的花花世界
- 你的肤质怎样对抗角质?
- 你想做的时髦发型这都有
- 组织学生积累与梳理中的问题
- 走出情境创设的沼泽地
- 非指示性教学述评
- 文言文“四步”教学模式
- 一堂语文特级教师的低效课
-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 发现与创新中的问题与案例
- 大语文的本质含义
- 语文教学应盯住“语文素养”而非“考试”
- 应试不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 教学设计《金奖章》
- 一堂充满智慧的语文课
- 再论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
-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带着学生挖“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