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3-03-12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
2、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
【教学难点】
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钱塘江大潮录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潮”是一种怎样的奇妙现象吗?哪位同学能把你所知道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呢?
(“潮”是大江大海水面发生定时涨落的一种自然现象。)
板书:
潮
师:一位曾经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
观
2、听课文朗读,并思考问题:
师: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在听的时候注意:
他描绘的观潮是一种怎样的景象(雄伟壮观)?你觉得文章写得美吗?美在哪儿?
(听课文朗读,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
二、理清文路,划分段落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观看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读。)
师:“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呢?
(学生可回答前两个问题,质疑第三个问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快速阅读全文,看一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阅读全文,找出顺序,并能按照课文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写的。)
板书: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2、师:“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三个情景是一样的吗?下面,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2自然段。
(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待了什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单色门
- 未来失去了过去
- 站在16岁的起跑线上
- 网络有泪
- 天使别走
- 雨思
- 观望的幸福
- QQ之情(2)
- 我不知道
- 量身镜
- 郭敬明之我见
- 我的思想
- 雨过无痕
- 寂寞与不寂寞之间
- 哭泣的笔,哭泣的心
- 最是赏心一枝梅
- “硬汉”养出来的好鸡
- “武藏”号沉没击碎日本二战美梦
- 为什么还要板书
- “不浪费分数”是好事吗
- 像植物一样去活
- 沉默是面护心镜
- 楚河汉界是什么地方?
- 穷游先锋徐霞客
- 让思维转个弯
- 黄裙子,绿帕子
- 林肯的“绝妙反击”
- 宋朝人喝牛奶吗
- 平行志愿不能盲目“冲”
- 古时有多热答案在诗中
- 复习四 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作文说课 教案教学设计
- 12 秋游景山 (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我们的教室(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4三峡之秋 教案教学设计
- 荷花(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年级语文第七单元《 字与拼音(三)》语文天地 教案教学设计
- 18 丑小鸭 教案教学设计
- 复习一 教案教学设计
-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海底世界 教案教学设计
- 草原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 教案教学设计
-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13 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