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8
《蜀道难》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一、课文悟读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闽,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二、亮点探究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探究学习: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AA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探究学习: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课件下载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幸福
- 随笔
- 忆游石宝寨
- 色彩
- 校园生活
- 等待
- 等待
- 告别了,我的18岁
- 深夜
- 守望高三
- 星空
- 运动员
- 精神
- 感动
- 悲伤
- 县级普通高中教师流失类型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 教师提问在英语课堂中的研究
- 中国魔幻电影的类型特征与美学价值
- 关于好课的几点想法
- 就业导向视域下高职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 高等师范院校古典舞情感训练的重要性
- 浅谈如何在高校田径教学中贯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理工类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探究
- 少数民族预科数学教学浅谈
-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 浅谈网络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
- 浅议学生合作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 边区小学校本教研中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 浅议教师的尴尬
- 基于高校制度文化变革的教学学术发展路径探索
- 爬天都峰 教案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 教案教学设计
-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案教学设计
- 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 教案教学设计
-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案教学设计
-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
- 伯牙绝弦 教案教学设计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金色的草地 教案教学设计
- 花的勇气 教案教学设计
- 9两只鸟蛋 教案教学设计
- 班级工作总结2008 教案教学设计
- 奇怪的大石头 教案教学设计
-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