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2
《胡同文化》教案-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
2. 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
教学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
2.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 谈谈自己对于北京的印象.
(庄严,古老,现代……)
2. 学生发言,谈谈对与北京的印象
3. 用多媒体观看几张有关北京的图片
4. 自己总结: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呈现)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他当过教师、编辑。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
1. 提问: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接着用多媒体观看几张胡同的图片。
2. 提问:什么是文化呢?
利用多媒体总结明确: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3. 提问: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请同学翻看文章找出有关语句。
然后用多媒体呈现有关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课件下载,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
(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优缺点,有意识得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 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布局,名字,数目,环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良心的守护
- 永恒的瞬间
- 卑微的少年
- 风的归宿
- 步入十八
- 坚持
- 永远的童话
- 少年的事
- 顺其自然
- 新年
- 24日行
- 高考与睡觉
- 青苹果
- 過去的昨天
- 听
- 高压开关壳体(罐体)制造车间厂房工艺设计
- 浅谈电力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过热危害分析与处理方法
- 全站仪在建筑测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浅析PBI材料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使用及维护
- 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分析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策略分析
- 输灰系统的运行调整及异常分析
- 航空煤油储罐基于风险的检测评价方法研究
- 防爆起重机的防爆技术与检验
- CP650机组I2.1规程中建立自然循环的分析
- 基于滚动导靴―导轨接触模型的高速曳引电梯振动分析
- 低渗透油层物理化学采油技术的研究
- 芨芨湖西矿井用电负荷接入系统方案可行性研究
- 浅谈CNG加气母站的工艺设计
- 工厂高压供电常见设备故障及对策
- 解读语文“标准”
- 试论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与方法
- 教师与教材:谁是主,谁是仆?
- 语文教师人格魅力漫笔
- 初中语文新课程写作、口语交际第三单元教案
- 诗词鉴赏,一个“比”字了得
- 世纪之交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改革的背景简介
- 语文教材改革最近6次争议
- 关于语文教学民主化的实践及思考
- 教师教育智慧的表征与生成──教师专业化的新境界
- 关于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
-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5
- 不读书,怎么教
-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
- 学科教学法——师范教育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