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范进中举 教案示例-教学教案
范进中举 教案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儒林外史》的介绍。
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
(二)能力训练点
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
2.比较阅读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对丑恶现象进行辛辣讽刺的艺术。
二、学法引导
因《范进中举》是长篇小说节选,学生要想较好地完成该课的学习目标,宜课外阅读《儒林外史》全书,对该书的整体情况,包括所刻画的人物,所选取的典型题材,反映的主题,主要的艺术手法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本文时,着重从范进的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抓住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及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原因的讨论分析,理解本文的主题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
(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的作用。
2.难点
旧小说中的雅语与口语。
3.疑点
同是读书人,范进与孔乙已有何不同?
4.解决办法
重点问题主要由学生阅读分析得出答案,难点多参照文下注解解决,疑点采取结合上几节课内容进行两个人物的比较的方法解决。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查找资料,谈对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的了解。
2.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分析。
(1)从范进中举前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及其自身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及世态人情。
(2)范进喜极而疯片断赏析。
(3)胡屠户形象分析。
(4)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讽刺手法。
3.教师推荐《儒林外史》精彩片断,师生共同赏析。
4.范进与孔乙己比较阅读,教师点拨,归纳。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介绍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2.从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经济状况变化把握科举制度的罪恶,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了解世态。
3.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精读。
(二)整体感知
《儒林外史》是古代讽刺小说中的精品,所以在一开始应予以介绍并鼓励课外阅读,这也能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人物主题的认识。而后分析课文内容,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主人公范进的遭遇及性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
- 我的怪梦
- 观音桥步行街
- 旭光台
- 春雨
- 爱护环境
- 游吴山
- 相山
- 保护坏境
- 小狗哈利
- 要下雨了
- 春游
- 我美丽的家乡
- 放风筝
- 做笔筒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构建和谐人文企业
- 加强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
- 魏建国:“一带一路”是“新国货”最好的机遇
- 《一路到底》中的历史、道德与权力
- 别把大脑吃坏了
- 高校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理财类案件高发,承诺高回报投资是福是祸
- 秦刚 研磨出人生的香味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张灿 让设计直达心灵
-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及对策探析
- 第70个“八一五”该想到什么
- 试论机关党建工作应在经济新常态中发挥好“三个作用”
- 如何在公共管理学指导下进行医学生院校党建工作
- 10万北京考生品味“春夜细雨”
- 澳门大学入学试中文卷应用文题刍议
- 闲花引来思无限 半叹新意半叹难
-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一览
- 台湾语文试卷二
- 稳中求变表现真我
- 人大代表范谊建议废除高考 称历史条件已经改变
-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 从高考标准答案谈教育改革
- 高考作文阅卷专家:“六步法”作文可得高分
- 一篇高考作文从及格变优秀的背后
- 我们是要他们织一块锦缎,还是选一块锦缎
-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浅谈
- 2007年新课程高考考向蠡测及备考策略
- 没有生命质感的满分作文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