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及点评
教案示例 1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马克思在海格特公园的坟墓图片,简单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板书课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从题目中能否看出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法?
从 “ 讲话 ” 二字知道是演讲词,因此是以议论为主;从 “ 墓前 ” 二字可以知道这是悼念马克思的悼词,所以有记叙和抒情。
恩格斯写了马克思什么贡献?
二、师生探究第三~六自然段,教师可用下列问题引导。
(注意:以下设计的所有问题都要教师试教学进程而定,不是每个问题都要扔给学生。)
马克思的贡献是什么?
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 ----- 剩余价值,还有其他领域的发现。
如果教师还想从语言点方面多让学生探讨可使用下面三道题,如果不用可以不用考虑。
1 、 “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 、马克思 “ 还发现了 ”“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 ,这里的 “ 还 ” 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 “ 特殊的运动规律 ” 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 、为什么还要概述其他领域的发现?
4 、马克思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发现?你可以做到吗?
参考答案:
1 、马克思 “ 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 ,人民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谈到其它。 “ 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 ,不仅是指物质决定精神,而且包括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 “ 做得相反 ” 的。这个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 、 “ 还 ” 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 “ 特殊规律 ”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让那些一直 “ 在黑暗中摸索 ” 的经济学家(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 “ 豁然开朗 ” 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鲁宾逊读后感
- 朋友与我
- 听,海哭的声音
- 春游
- 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 令我苦恼的一件事
- 终是平淡
- 只因为是你
- 错了
- 茶的语
- 永不放弃
- 天地寂寞
- 潇洒
- 错题了
- 家乡的变化
- 论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医院文化建设
- 浅谈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特点及对网络舆论场的影响
- 资源依赖理论综述
- 论延安时期中共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与政治诉求
-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
- 契约伦理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社会共识与国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基础
- 牙雕ART一门古老的艺术
- 浅论美军开放日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 浅谈形状记忆合金力学性能及其工程应用
- 美狄亚、普洛克涅、阿尔泰亚
- 浅析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与转型
- 《舌尖上的中国》英译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运用
- 紫色在《紫颜色》和《紫色》中的象征意义及对比
- 由原研哉引出对于本土性设计的研究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一
-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二
-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设计四
-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二
- 由"着迷"到"痴迷"——《装满昆虫的衣袋》精彩片段赏析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一
- 《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学设计
- 《变色龙》教学设计三
-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四
- 《元日》原创教学设计两例
- 《嫦娥奔月》教学设计三
-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一
- 《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二
- 《古诗两首》《元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