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0-04-23
《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小石潭记》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解说:第1点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这是根据这篇游记写景状物的具体特点来确定的。)
自读程序
1.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省称《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唐永贞元年(805年)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他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并非人民是官吏的仆役。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了其中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永州八记》的八处名胜是:西山、钴潭、钴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竭、西渠、西涧、小石城山。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通读课文。
①初读: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然后借助工具书及课本下注释,自行解决。
②范读:教师范读或播放《小石潭记》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轻声跟读。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参差(cēn cī) 寂寥(liáo)
摇缀(zhuì) 隶(lì)
③熟读:学生参考注释,诵读课文,疏通句子,把握文章大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微笑
- 月是故乡明
-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 放屁的选择
- 或许只是一步之差
- 薰衣草丛中的女孩
- 雾雨凝愁
- 秋绪
- 青春的萌动
- 谁偷了玉坠?
- 静夜漫步
- 哀莫大于心死
- 自强自立小当家
- 迟到的喜悦
- 青春的星星
- 从语境语义角度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 论东北方言中四字惯用语使用特点
- 关于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几点启示
- 语言简略性策略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
- 中西数字文化比较研究
- 口语语篇中well与youknow的话语隐性制约研究
- 浅析重庆话与普通话的开合分歧现象
- 初探《喜福会》汉语语码的交际功能
- 浅谈现行汉字的造字法与六书
- 新闻报道批评话语分析
- 屠格涅夫的庄园文学研究
- 功能翻译理论的实际操作
- 《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探讨
- 浅析汉字中的字形结构问题
-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6)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9)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9)
- 专家指导:消除“文言背诵健忘症”的方法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8)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6)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8)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8)
-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理解汇总(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