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4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Today(中国教育体制)
- Directions(说明书)
- To Dick(给Dick的一封信)
- Protecting the Forests(保护森林)
- 拖布和笤帚
- How People Spent Their Holidays(人们度假方式的变
- Mending a Puncture(补车胎)
- Chinese Names(中国人的名字)
- 关于河水污染的感想
- Preserving Natural Resources(保护自然资源)
- The Importance of Trees(树的重要性)
- Wonderful washing machine(“Wonderful”牌洗衣
- 介绍你的暑假生活
-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如何学好英语?)
- The Internet(互联网)
- 关于山区公路水毁防治措施的思考
- 浅议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 双流环密封油发电机进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 自卸车多级液压缸外套筒翻边机的设计
- 对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思考
- 论10kV配网运行故障及防范措施
- 当前暖通空调系统噪声问题的处理方法措施
- 石油化工管道焊接工艺的一些探讨
- 汽车车门结构形式分析
- 黑龙江地区农业机械的选择及推广
- 机械设计制造中常见的问题研究
- 探讨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建筑能耗
- 地表水环境监测进展与问题探究
- 水利渠道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应用分析
-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研究
- 我是什么精品教案A案教学实录
- 二上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教学片段欣赏教学实录
- 二上识字8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精品1
- 识字8-教案精品
- 我是什么精品教案B案附反思教学实录
- 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教案教学实录
- 父亲和鸟-教案精品2
- 我是什么教材分析二教学实录
-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精品2
- 父亲和鸟-教案精品
-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说课设计教学实录
- 30我是什么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 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教案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