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0-04-19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A、B案)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无论走过多少荒芜
- 谁懂“90后”
- 微笑
- 让温情像空气一样
- 知音难逢
- 人类需要梦想
- 瞬间的永恒
- 水之声
- 青春是个守望者
- 重要
- 窝起来看天━明天:花开两指间
- 智慧与忧愁
- 书香
- 文学从我们身边悄悄走过
- 谁来关注我们的心灵
- 莫忘初衷,坚持最初的音乐梦想
- 向行政执法机关派驻检察室之思考
- 黄晓明 继续苦逼二逼地做着牛逼的事
- 有人赚大钱 有人成炮灰
- 孙俪拍广告娘娘级“伺候”
- 别慌,朱莉的俩宝贝至少看上去还在
- 漫步在五光十色的音乐画廊里
- 告别路人迎来幸福
- 悲催的是:露骨和鸡贼 真的成了捷径
- 电力自动化中电量采集与计量系统的运用分析
- 林志颖横店“调戏”女配
- 杨幂 为全民狂欢而生的偶像
- 试析《金刚经》的生命本位意识
- 《宝贝》除了贫嘴还会干啥
- 浅谈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 关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目标的问答
- 语文教学对话的内质与外化
- 教师如何进行课例研究
- 语言 形象 情感
- 如何做好高中选修课的指导
- 回顾我的语感教学
- 繁华落尽见真淳——语文课,我拿什么给学生?
- 让语文成为放飞生命的天堂
- “作文三步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怎样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 朱宣谕
- “问题教学”的问题设计
- 语文,给我一个热爱的理由
- 让学生站在讲台上
- 情境不是教学内容的漂亮外衣
- 别拿语文不当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