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1
盘古开天地 教案教学设计
1
8、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感受英雄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板书:盘古开天地
有谁知道什么叫神话故事?
(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大家可否知道,我们天和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个故事里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二、指导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小组合作学习)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①读生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②注意观察生字的字形,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笔画。
③小组内讨论你们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④给生字扩词。(还可以组哪些词?)
(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教师指导容易写错的生字,在黑板示范书写。
(3)读生字词,练习写生字。
(4)生字词听写。
(5)学生互相改。
3、通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三、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提供每段段意,让学生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总写盘古分开了天地。
第二部分:写盘古顶天立地使天地形成的过程。
第三部分:详写盘古的整个身体变成了宇宙万物。
第四部分:高度评价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五、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献身精神。
3、会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二、解释课文词语。
课文中哪些词语你是不懂的?把它画出来,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需要解释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混沌:本课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辽阔:辽远广阔或宽广空旷。
奔流不息:不停息地急速流淌。
滋润:含水分多,不干燥。
三、通读全文后回答。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儿?主人公是谁?
2、讨论后归纳:
时间:很久很久以前。
地点:在混沌的宇宙中,天地还没分开。
人物:盘古巨人。
3、读第2自然段,找出这段中几组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近义词:漆黑——黑暗 缓缓——慢慢
师问:这段讲了什么事情?
(盘古分开了天地。)
4、齐读第3自然段,画出盘古顶天立地使天地形成的句子。
(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累得倒了下去。)
多音字“倒”,出示两个拼音,并组词。
5、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盘古的身体变成了哪些宇宙万物?
(2)小组齐读,讨论归纳。
气息 变成 风和云
声音 变成 雷声
双眼 变成 太阳和月亮
四肢 变成 四极
肌肤 变成 大地
血液 变成 江河
汗毛 变成 花草树木
汗水 变成 雨露
(3)、全班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会是怎样的画面。
6、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们应该学习盘古的什么精神?(奉献精神)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我们要学习盘古的什么精神?
五、熟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六、板书设计:
1
8、盘古开天地
分开天地
盘古 顶天立地、天地形成
化作宇宙万物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追求
- 母亲
- 永远的贝多芬
- 父爱无言
- 母爱
- 陶子
- 我是胖女孩
- 成长的爱
- 父爱
- 父亲
- 老师
- 母亲
- 小时候的我
- 同桌
- 妹妹
- 挽回生命的急救盒
- 手脚脱皮小偏方
- 爱情,我干杯你随意
- 拉首摇篮曲 哄妈妈入睡
- 踏破千年雪和霜,扬我一路风沙
- 对付前任,你准备好了吗?
- 子宫肌瘤:不能滥用新技术
- 不能说的爱情秘密
- 肯借钱给你的人
- 骨折患者不宜喝骨头汤
- 困窘男女结婚靠谱吗
- “稳定”共同居住,当心构成重婚罪
- 素食材帮您补足蛋白质
- 我年轻的身体与痛
- 没有方向,任何风都会成为逆风
- 松开立意的钳子
- 广东语文高考 古文翻译逾万人得0分
- 教学活动的约束与解放
- 高中评课标准浅说
- 关于小学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下)
- 走进课堂——XX新课程案例与评析系列
-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
- 语文课程中的科学美教育初探
- 作文命题应重视学生主体性
- 语文教育:站在智慧的高地上
-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上的总结发言
- 阅读教学:对话中的教师作为
- 一次超越性的探索──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世界汉语大会达成三项共识
- 好作文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