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6
望庐山瀑布》 教案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庐、瀑、炉”三个生字,有韵律地、有感受地吟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体会诗句含义。在反复诵读中,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在个体探究后,小组合作交流中,质疑解难加深体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感受诗人李白奇丽、大胆的想像,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美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想像古诗描绘的画面,品读重要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准备:音乐、板画
教学流程:
一、创境导入,初读感知。
1、配乐范读
2、谈话揭题,揭题。学习“瀑”字。
3、版画,引趣:李白看到了怎样的瀑布。
4、组织初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古诗。要求读正确,有节奏。
二、学生选择学法,批注学习古诗。
1、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
2、自己先学学,拿着笔,圈圈、写写、画画,把读懂的和读不懂的做上记号。
三、小组交流,市参与讨论。
四、互动对话谈瀑布。
1、交流体会诗意及想像画面。
2、根据学情,结合板画、配乐,通过想像,诵读互动对话,相机引导读悟,体会情感。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A、学生说感受,生再补充(香炉指香炉山)。
B、引导其他学生想像,想像大河。
C、教师相机板画,引导再想像:瀑布还像什么?
D、体会“生、挂”字用得生动,形象。
E、引导学生再读。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生说体会。体会“飞流、直下、落”用词准确,感受瀑布高,水流快急的特点。
B、生补充“银河,九天”传说的资料,感受祖国民间动人传说,丰富学生。
C、启发想像。
D、旁征博引:“白发三千丈”,“危楼高百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等诗句与“三千尺”的用法相同。
E、朗读。
F、引导感受诗人李白神话般的想像风格。
(3)放乐闭眼,在脑海中勾画,庐山瀑布图。
五、吟诵升华,谈感受。
1、创设情境:此时此刻,你们就站在庐山脚下,眼前就是这一帘瀑布,你想说什么?
2、当小诗人,吟诗。
六、拓展积累。
1、赠送叶圣陶的《瀑布》,让学生诵读。
2、吟诵积累。
七、作业: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
八、结课。
九、板书: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学
- 朋友
- 快乐不需要发现
- 英雄,他当之无愧
- 感动
- 雨夜随想
- 冰期
- 爸爸对我的爱
- 流逝的年华
- 与家长的斗争
- 随笔
- 寝室课程大碰撞
- 雨过天晴不见彩虹
- 泛泛之辈
- 与秋天的一次邂逅
- 别带走辩证的眼神
- 一场雪的怀念
- 初夏的朗诵者
- 他们正在创造新的崛起
- 小草的心愿
- 因为严肃不过茶
- 欢喜城
- 白色纱帘后面的时光
- 消磨之物
- 看你往哪儿跑
- 旧时光
- 沉思录
- 波德莱尔,你的兄弟
- 给蒙古乐队
- 送你一粒后悔药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
- 会摇尾巴的狼 教案教学设计
- 第七单元 字与拼音(三)ie , üe ,er 教案教学设计
- 《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教案教学设计
- 《黄继光》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课堂作文实录——四年级习作指导课 教案教学设计
- 一路花香 教案教学设计
- 称赞 教案教学设计
- 《爸爸和书》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云雀的心愿 教案教学设计
- 九寨沟 教案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 教案教学设计
- 识字2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