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刻舟求剑 教案教学设计

刻舟求剑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刻舟求剑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剑得不到剑的原因,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办事的道理。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成语故事。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宝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一、二自然段讲宝剑掉进江中,掉剑的人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宝剑是在什么时候掉的?在“坐船过江”的时候。这是认识刻舟求剑为什么错的关键。

第三自然段讲同船的人问那个掉剑的人为什么在船舷上刻记号,大家对那个人的做法不理解。

第四自然段讲那个人向同船的人讲他为什么在船舷上刻记号。这是课文的重点。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图的内容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相对应,画的是那个掉剑的人用刀子在船舷上刻记号。

本课的难点是学生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如果没有教学挂图和投影片,可以准备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和线,供课上演示用。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利用熟字和偏旁记忆字形。再通过指导写字把音形义统一起来。

2写字教学。

指导书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字:

求:共七画,与水的写法不同,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提”,不要把这两笔写成一笔。

催:左窄右宽,左边是单立人,右边的上半部是“山”,下半部是“隹”。

宝:上面是宝盖儿,第三笔是“横钩”,不是“横折”。

剑: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边是“佥”,第七笔是“提”,不是“横”。

靠:上边“告”要写扁一些,下边“非”要写短一些。

(三)词句教学

“不用着急……准能把宝剑捞上来”。“不用着急”这是针对上文“还不赶快捞”而讲的,又同第二自然段的“一点儿也不着急”相呼应。说明那个人想好了捞宝剑的办法。

“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说明他在船上刻记号是为了记住宝剑是从什么地方掉下去的。

“……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这句话交待了那个人捞宝剑的办法,可以看出他非常愚蠢,不懂得船在行驶,刻记号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

读写下列词语:

宝剑催靠岸刻舟求剑不慌不忙一不小心

(四)朗读指导

要着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的语气。第

三、四自然段的对话,可分角色练习朗读,要读出同船的人催他时着急、怀疑的语气和那个掉剑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语气。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1题是朗读课文,说说那个人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教师可以演示船能活动的投影片,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上波浪线表示江水,把用硬纸剪成的小船挂在一条线上,再把纸剪成的宝剑从船上掉入江中,把纸剑贴在黑板上,拉动小船至岸边。让学生从观察中知道,船移动了,船舷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但掉在江里的宝剑没有跟着船移动。从而使学生懂得,那个人想等船靠岸后再从船舷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肯定是捞不到宝剑的。

第3题是填空,再读一读。要先指导学生自己试着填空,然后在班上交流,填正确后再练习读。

第4题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要先让学生自己讲,然后再讲给别人听。

(六)扩展活动

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并练习讲熟练,准备参加班级的故事比赛。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读课题,了解“刻舟求剑”字面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检查生字的读音(出示生字卡片)。

(四)细读课文,抓住掉剑人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同船人的语言,反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看船能活动的投影片或实物演示,让学生知道掉剑人错在哪里,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

(五)指导朗读。

要在读中体会那个掉剑人和同船的人的神态、表情及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七)完成课后练习。读写词语。

(八)布置扩展活动。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迟到的喜悦
静夜漫步
放屁的选择
哀莫大于心死
微笑
青春的星星
自强自立小当家
薰衣草丛中的女孩
秋绪
雾雨凝愁
谁偷了玉坠?
或许只是一步之差
月是故乡明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青春的萌动
口语语篇中well与youknow的话语隐性制约研究
论东北方言中四字惯用语使用特点
中西数字文化比较研究
浅析重庆话与普通话的开合分歧现象
《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探讨
初探《喜福会》汉语语码的交际功能
浅谈现行汉字的造字法与六书
浅析汉字中的字形结构问题
语言简略性策略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
关于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几点启示
屠格涅夫的庄园文学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的实际操作
从语境语义角度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新闻报道批评话语分析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6)
专家指导:消除“文言背诵健忘症”的方法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5)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9)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9)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理解汇总(22篇)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8)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5)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5)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