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2
帮助凶兔过河教学与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帮助小白兔过河”教学与评析
一、童话引路,指导学生边观察边叙述。
1、挂出图一,指导观察。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小花猫和小白兔。
师:是一群吗?
生:不,是一只小花猫和一只小白兔。
师:小白兔怎么啦?
生:小白兔哭了。
师:小白兔为什么哭了?
生:小白兔想过河去采蘑菇,河上没有桥,小白兔急得哭了。
师:谁看见了?
生:小花猫看见了。
师:他回家拿个简单的东西帮助小白兔过河。(板书题目:帮助小白兔过河)大家想想,小花猫怎样帮助小白兔过河的?
生:用船把小白兔渡过河。
生:在河面上搭座桥让小白兔走过去。
2、挂出图二,指导观察练说。
师:这是小花猫的家,他家里有什么?
生:小花猫家里有竹子、救生圈、木块、木盆。
师:要注意用量词,准确表达清楚。
生:小花猫家里有一根竹子,一个救生圈,一块木板,一个木盆。
师:对啦!你能帮小白兔想个简便的办法过河吗?
生:让小白兔坐在木盆里,用手划过去。
生:把救生圈套在小白兔身上让他游过去。
生:让小白兔坐在木板上用竹竿划过去。
师:是划过去吗?应该是什么?对,撑过去。把这句话再说一遍。(学生重说了一遍)
生:让小白兔坐在木盆里用竹竿撑过去。
师生戴头饰,分别扮演色表演,把
一、二幅图连起来说。让学生把三种过河方法说清楚。
评:采用童话引路的方法指导学生练习说话,简单有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先用问答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练说,然后用游戏表演形式练说。通过对话,明白图意,想出过河办法;三种过河方法不一样,避免了千篇一律。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把过河方法叙述清楚,为下一步的复述打好基础。
3、挂出图三,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复述。
师:小白兔过河了吗?(图三全部被白纸遮住,老师先打开图右半边:小白兔已过了河)小白兔怎样过的河?
生:小白兔平安地过了河。
师:“平安”这个词用得好,把这个词重叠起来说说。还能用别的词吗?
几位学生接着用“平平安安;顺利,顺顺利利;安然,安然无恙”等词练习说这句话。
师:这时小花猫心情怎样?
生:小花猫心里很高兴。
老师再打开图左半边(猫妈妈和小花猫在说话。)
老师告诉学生,妈妈误以为小猫在河边玩,批评他;小猫委曲地向妈妈解释。要求学生看清三幅图,回答妈妈的问话。师生进行游戏表演。
师:小花猫,你为什么不在家做作业,跑到河边玩?
生:妈妈,我不是在河边玩,我看见小白兔去采蘑菇,过不了河,在河边哭,我帮助他过河。
师:你用什么办法帮助小白兔过河?
学生复述
二、三幅图的内容,讲清过河的经过和结果。
师:你真能干,是个好孩子。
(师生表演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练说,同桌互相说。)
评:设计第二次交际活动,用对话形式,引导学生按三幅图的内容有条理地练说,重点讲清过河经过。练习时老师有扶有放,扶中有放。
二、指导围绕中心进行复述。
师:熊猫老师在班里举行好人好事报告会,请小花猫在会上发言,把他帮助小白兔过河的好事向大家介绍。谁愿当小花猫,上来说说。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把三幅图连起来说。说完后老师组织评议。
师:刚才这位同学哪些地方说得好?
生:他用词用得好,用了“平安”这个词。
生:他说话语言完整。
生:他说清楚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老师继续请两位学生复述,每次说完,进行评议。
评:设计第三次交际活动,要求学生用独白的形式练说,复述三幅图内容。训练学生复述时按要求进行选择材料,组织材料,舍弃与老师要求无关的内容。学生复述后,组织评议,赏析别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评议时,向学生反复强化了文章的结构,为写话作好准备。
三、由说到写,提早开文成篇。
师:现在请小花猫把这件事写一篇稿投到报社去。如果你是小花猫,你打算怎样写?
生:要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
老师跟着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接着老师要求学生讲清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是什么。
师:文章还要起个题目,起什么题目?
学生说了不同的题目:“我帮助小白兔过河”“怎样帮助小白兔过河”“我怎样帮助小白兔过河”“小白兔过河”等。
师:小白兔过河这个题目好不好?为什么?
生:这个题目不好,让人看了后以为是小白兔自己过的河。
师: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要求:1、把帮助小白兔过河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小花猫与妈妈的对话部分不写。2、用第一个称“我”来写。
评:指导学生由说到写。要求学生掌握记叙文的主要结构,注意前后连贯;也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和组织材料,并言之有序。
总评:这是一节高质量的作文训练课。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1、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说到写,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2、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在游戏中进行,趣味浓,学生乐学乐知,学得轻松,教学效果好。3、教者设计了四次交际活动,每次交际设计都有明确的目的,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提高了说话的能力。4、教给学生做人的方法,让学生懂得为人的道理。先教学生如何做人,后教学生如何作文,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作文教学之中。5、听、说、写同步训练,融说话、写话、听话、评改四项任务于一体。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强自立小当家
- 青春的萌动
- 哀莫大于心死
- 迟到的喜悦
- 微笑
-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 秋绪
- 放屁的选择
- 雾雨凝愁
- 薰衣草丛中的女孩
- 或许只是一步之差
- 谁偷了玉坠?
- 青春的星星
- 月是故乡明
- 静夜漫步
-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 屠格涅夫的庄园文学研究
- 浅谈现行汉字的造字法与六书
- 初探《喜福会》汉语语码的交际功能
- 口语语篇中well与youknow的话语隐性制约研究
- 关于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几点启示
- 从语境语义角度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 浅析重庆话与普通话的开合分歧现象
- 中西数字文化比较研究
- 论东北方言中四字惯用语使用特点
- 浅析汉字中的字形结构问题
- 语言简略性策略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
- 新闻报道批评话语分析
- 功能翻译理论的实际操作
- 《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探讨
-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理解汇总(22篇)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8)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6)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6)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9)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9)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8)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7)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7)
- 专家指导:消除“文言背诵健忘症”的方法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5)
-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