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0
小学语文第七册22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七册22课《观潮》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规律及创新教学的理论,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为师生提供一个创新互动空间,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紧扣教学重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教材为凭借,训练感情朗读。通过录像和POWERPOINT展示,使学生在情景中强化认知,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全文
教学目的: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难点、关键:
1、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体会潮的壮观。
2、紧扣重点词句,指导感情朗读。
教具准备: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图、复习导入新课。
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1、请比一比:“观潮”和“天下奇观”的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生回答后,PowerPoint出示板书。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潮》,PowerPoint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学习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表达方法。
二、欣赏录像,感受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PowerPoint出示苏东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引导齐读。激发学生情感,欣赏录像,引入学习课文。
PowerPoint出示学习方法齐读
学习方法: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
2、抓重点词句品读体会、积累。
三、自由学习课文
1、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2、质疑,讨论,解疑。
3、小结,PowerPoint出示板书。
四、精读“潮来时”部分的重点句子
设想: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既帮助理解,又帮助记忆。
教法:PowerPoint出示,图句结合,指导品读。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鼓励学生想象,主动模拟闷雷滚动的声音,并读出隆隆的感觉。)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表演沸腾的场面“跳着、叫着、喊着”,指导读出惊喜的感觉,理解“人声鼎沸、沸腾” )
3、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 变粗,横贯江面。(同桌互读,读出激动的心情。)
4、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分组比赛读,读出壮观的感觉。)
5、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个别赛读,读出雄伟气势。教师鼓励,与学生一起鼓掌。)
6、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来。(教师试读,学生评价。)
7、加入自己的表演,入情入景,分男女赛读“潮来时”部分。
8、小结,课件出示练习,反馈学习情况。
五、学习“潮过后”部分
齐读,谈潮过后的景象。PowerPoint出示板书。
六、PowerPoint再出示苏东坡的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总结全文。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希望把今天学到的方法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
七、拓展练习
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方法,仿写飞沙滩的潮,用上课文
的好词佳句。
八、布置作业
1、继续仿写。
2、背诵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神奇的小毛巾
- 我的宝贝―史努比
- 仙人球的礼赞
- 中华鲟
- 带香味的老师
- 我家的鱼真可爱
- 可爱的小鸡
- 可爱的蚕宝宝
- 水仙花
- 电脑
- 茉莉花
- 秋叶
- 生活与咖啡
- 好友哆来咪
- 家乡的石榴树
- 照片中的1915
- 播种者 从李冰到文翁
- 省外创业职工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 画说明治维新
- 旧金山之春:100年前的世博会
- 仁宣之治与仁宣之死
- 李惠堂与中国足球的“黄金时代”
- 大唐文人皆入蜀
- 盛会中的服饰
- 黑暗中散发的光芒 陈寅恪在成都
- 伦敦运河:黄金水路的前世今生
- 成都,诗圣的选择
- 陈岱孙:中国经济学一代宗师
- 天开成都:从天意到民意
- 风起华西坝
- 《有故事的成语》说课稿之一
-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之二
- 《姓氏谣》教案之一
- 《用音序查字法识字》教学设计之一
- 《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之一
- 《有故事的成语》教案之一
- 《过生日》教案之一
- 《紫色风铃》教案之二
- 《有故事的成语》教案之三
- 《村居》教学的新模式
- 《紫色风铃》教案之一
- 《池上》教案之二
- 西师版《丑小鸭》教案之六
- 《有故事的成语》教案之二
- 《虫鸟歌》教案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