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8
2010年中考语文易用错的成语(九)
241.尸位素餐:形容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24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指日出的东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树梢,指黄昏。比喻在这边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243.失之交臂:交臂: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244.师心自用;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并非指学习老师的方法来运用。
245.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属误用。
246.时乖命蹇(jian):时机不准,命运不好。乖:不顾。蹇:不顺利。
247.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248.食不果腹: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正:饱;误:果品)
249.始作俑者:开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韵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5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251.首鼠两端: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252.殊途同归: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正:不同;误:特殊)
253.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鸟兽。经常来的客人就不宰杀禽畜招待。原意是常到别人家去就惹人讨厌。后来形容事物经常见到,并不新奇。
254.数典忘祖:数说礼制掌故。却把自己的祖先忘了。比喻忘本,现也用以指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25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256.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257.硕大无朋:大得没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巨大无比。朋:比。
258.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以死刑也不能抵偿他的罪恶。(正:罪恶;误:辜负)
259.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260.素昧平生:指对某人一向不了解,彼此向来不认识。昧:不明白,不了解。平生:从来。(多用于陌生人)
261.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观止:看到了止境。
262.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正:隐藏;误:韬略)
26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桃树、李树不必向人打招呼,树下自然走成一条道。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264.醍醐灌顶: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
265.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腾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66.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话。
267.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268.投鼠忌器:想扔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东西。比喻欲除恶而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269.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270.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注意方向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千世界,千变万化
- 巧拟
- 大树的启示
- 叶子
- 生活好滋味
- 你爱嫉妒吗?
- 时间跑过的声音
- 真心英雄
- 电视前的思考
- 话说死亡
- 她,我的一面镜子
- 微笑
- 不是喜欢而是依赖
- 别把公平留在后面
- 一个“怪人”的故事
- 一颗复仇的心
- 黑人博士抗埃八日记
- 摆架子得尴尬
- 狄更斯的神秘伙伴
- 全歼日军的15场血战(一)
- 钱锺书摔镜验典
- 核试验老兵:守了50年的秘密
- 中山东路1号引发的血雨腥风
- 抗日英烈中的苏联援华飞行员
- 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
- 正义从来不缺席
- 多加了一层砖
- 孔祥熙与宋子文的角逐
- 千朵万朵,只为一人
- 揭秘:林彪罕见的两次请客
- 陶罐和铁罐 教案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 教案教学设计
- 动脑筋 教案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 教案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第二册教案:元宵节、看花灯 教案教学设计
- 高大的皂荚树 教案教学设计
- 青青的山 教案教学设计
- 第二单元 教案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教案教学设计
- 观潮 教案教学设计
- 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案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 教案教学设计
- 海底世界 教案教学设计
- 捞铁牛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