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1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18)
十八、(09湖北黄石)
莫让砂粒藏鞋中
记得有位名人曾这样说过,使你疲惫不堪的,不是前面的路,而是你鞋中的一粒砂子。一粒砂虽小,但如果不把它从鞋内清除掉,任其与皮肉摩擦,留给我们的将是脚上串串水泡,使我们苦不堪言,甚至半途而废。
如果说鞋内的砂粒留给我们的是脚上的水泡和钻心般的疼痛,那么,心灵上的砂粒给我们带来的又将是什么?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晚年,由于越来越重的骄傲自满情绪,使他恰恰在他志得意满的领域里,犯上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他固执地坚决反对交流输电,结果导致惨败。大化学家戴维心里有颗嫉妒的砂子。当法拉第被提名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候选人进行表决时,唯一反对的是皇家学会会长、法拉第的老师戴维,他担心法拉第会超过自己,危及他的宝座。这一票不足以伤害法拉第的声望,却大大的玷污了戴维自己。牛顿声名赫赫,但他心中有颗唯心论的沙子,他不惜用20年的时间力图证明上帝的存在,从上帝那里寻找天体运行的第一推动力,结果为后世留下笑柄。由此看来,心灵上的沙子,人生大堤上的蚁穴。它可以使我们终身受累:宏伟的抱负,美好的理想,一生的事业都会付之东流。即时是巨人,他们也会因此受到困扰,使英名和事业受到损害,留下斑驳的阴影。
每个人的心灵都会混进大大小小的一些砂粒。诸如①等等。爱迪生、戴维、牛顿这些世界巨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沙粒是客观存在的,又有如此严重的危害性,我们岂能等闲视之?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检点自己,警惕沙粒,才能防止沙粒的侵入危害。一旦发现有沙粒侵入,也应当机立断。如果一时难以清除,也可以从点滴入手。总之,沙粒可以防止。
17、心灵上的砂粒指的是什么?请用一组短语解说并填在文中①处,使上下文连贯。(2分)
18、(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心灵上的砂粒对人生有何危害。(2)作者用了哪几个事例来证明?(2分)
19、如何清除心灵上的砂粒?(3分)
17.骄傲自满情绪,嫉妒心理,名利思想……18.(1)心灵上的砂粒会使人的宏伟抱负,美好理想,一生的事生等付之东流,使英名受损。(2)作者用爱迪生、戴维、牛顿等三个事例来证明的。19.(1)努力提高自己的道法修养,保持清醒的头脑。(2)一旦发现沙粒侵入,应当机立断。(3)一时难以清除,可以以点滴入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父亲的电话
- 哑巴叔叔的目光
- 我的梦想--读《项羽》有感
- 新桃园三结义(搞笑版)
- 皇帝的新装后集
- 魔鬼哥哥
- 八个猪戒
- 快乐的探险
- 我的“白开水”姐姐
- 善变的老妈
- 酷女孩
- 恶魔的n种折磨手段
- 父亲的电话
- 胆小如鼠的“飞毛腿”老妈
- 快乐的探险
- 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 语文教改实验报告
- 开开心心学语言轻轻松松识汉字
- 一字之训莫轻看——文言课文训释摭谈
- “集体作文”教学在初一课堂中的尝试
- 鼓励创新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 入境悟神学技——现代散文教学管见
- 体验新课程标准,探究阅读新理念
-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 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下)
- 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如何培养物理尖子生
- 浅谈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 《最后一课》2
- 《伤仲永》(含A、B两个教学设计)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2
- 《最后一课》6
- 《最后一课》3
- 《黄河颂》教学设计3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2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1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B)
- 《诗两首》2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9
- 《木兰诗》教学设计8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5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
- 《黄河颂》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