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1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0)
三十、(09广东省)(一)(8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0.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11.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3分)
9.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10.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 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
11.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朋友
- 流逝的年华
- 泛泛之辈
- 感动
- 中学
- 雨过天晴不见彩虹
- 寝室课程大碰撞
- 英雄,他当之无愧
- 快乐不需要发现
- 与家长的斗争
- 与秋天的一次邂逅
- 爸爸对我的爱
- 冰期
- 随笔
- 雨夜随想
- 小草的心愿
- 别带走辩证的眼神
- 初夏的朗诵者
- 他们正在创造新的崛起
- 因为严肃不过茶
- 旧时光
- 消磨之物
- 送你一粒后悔药
- 波德莱尔,你的兄弟
- 给蒙古乐队
- 沉思录
- 欢喜城
- 看你往哪儿跑
- 一场雪的怀念
- 白色纱帘后面的时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课堂作文实录——四年级习作指导课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
- 《黄继光》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云雀的心愿 教案教学设计
- 识字2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爸爸和书》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称赞 教案教学设计
- 第七单元 字与拼音(三)ie , üe ,er 教案教学设计
- 一路花香 教案教学设计
- 九寨沟 教案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教案教学设计
- 《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会摇尾巴的狼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