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2009年中考全国各省市课外文言文精选(3)
沈阳市(09辽宁省)
11.下文选编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12分)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①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
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②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③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④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⑤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⑥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⑦而去。
【注释】①田:打猎。后写作畋(tián)。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tán)子:人名。下文朌(bā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仅,只。⑦怿(yì):高兴、快乐。
(1)下列蓝色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若寡人国小也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B.使守南城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C.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
D.则道不拾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
②魏惠王惭,不怿而去。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 臣 有 朌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 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
(4)选文中威王和魏王对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3分)
沈阳市(09辽宁省)
11.下文选编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12分)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①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魏王曰:若
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②照车前后各十二乘③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④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⑤十二诸侯皆来朝。 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⑥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⑦而去。
【注释】①田:打猎。后写作畋(tián)。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tán)子:人名。下文朌(bā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仅,只。⑦怿(yì):高兴、快乐。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若寡人国小也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B.使守南城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C.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
D.则道不拾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
②魏惠王惭,不怿而去。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 臣 有 朌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 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
(4)选文中威王和魏王对宝的理解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1)C
(2)①我所认为的宝物,和大王的明珠不一样。②魏王十分惭愧,不高兴地离开了。
(3)吾 臣 有 朌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 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
(4)魏王:宝物,或答宝珠、有宝珠的车亦可;威王:人才,或答贤臣(答全具体人名亦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对我的爱
- 朋友
- 英雄,他当之无愧
- 快乐不需要发现
- 中学
- 冰期
- 雨过天晴不见彩虹
- 流逝的年华
- 与秋天的一次邂逅
- 寝室课程大碰撞
- 感动
- 泛泛之辈
- 雨夜随想
- 随笔
- 与家长的斗争
- 因为严肃不过茶
- 小草的心愿
- 初夏的朗诵者
- 别带走辩证的眼神
- 欢喜城
- 沉思录
- 看你往哪儿跑
- 他们正在创造新的崛起
- 送你一粒后悔药
- 给蒙古乐队
- 一场雪的怀念
- 旧时光
- 消磨之物
- 波德莱尔,你的兄弟
- 白色纱帘后面的时光
- 识字2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二 教案教学设计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教案教学设计
- 云雀的心愿 教案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 教案教学设计
- 称赞 教案教学设计
- 会摇尾巴的狼 教案教学设计
- 第七单元 字与拼音(三)ie , üe ,er 教案教学设计
- 一路花香 教案教学设计
- 九寨沟 教案教学设计
- 《爸爸和书》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课堂作文实录——四年级习作指导课 教案教学设计
- 《黄继光》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