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6
2010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考点的归纳总结
常见考查题型:
(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察类型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考题形式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
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四、语言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C、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另外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四)、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五)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3.排比:增强语言气
4.反问:加强语气5.反复:强调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7.对偶:句式整齐
结构统一8.夸张:极力的表现。
(六)题目的作用
(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战胜
- 由2007年的文化“足印”看当今中国的文化
- 历史的印记
- 累
- 幸福是什么
-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 对面
- 情
- 寄住在心里的朋友
- 坚强的倔强
- 幻想与现实
- 寻找人生的渡口
- 橘子,态度,人生
- 足印
- 故乡
- 先发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 探析小学生篮球早期身体素质训练的有效方法
- 玛纳斯镇参加第七届职工篮球赛
- 浅谈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 春食马兰最芬芳
- 羽毛球业余训练影响因素分析
- 国际上那些林林总总的假食品
- 老人性格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越变越好?
- 男子应注重感情交流
- 我由超重恢复到正常了
- 爱好广泛健康多
- 百岁将军的长寿之道
- 男拳锦标赛各级别前8产生
- 高血压治疗切忌自以为是
- 养眼:呵护“心灵之窗”
- 精彩在于“生成”——试论非预设性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 贾志敏《惊弓之鸟》教学实录
- 关于一节作文素材课的教学设计
-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 文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语文学习需要养成的十大习惯
- 从“同文异教”两岸四地看语文教学的异同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 情感教育的渗透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中的作用
- 于永正: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 新课改: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 绿意在课堂生长——我欣赏这样的语文课
- 在“坚守”与“突围”中提升语文气质
- 他为语文课堂重新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