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8
玩出了名堂 教案教学设计
玩出了名堂
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7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放大镜,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玩的很开心,谁想告诉老师你们平时最爱玩什么?那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看待你们玩的? 学生交流。
2、玩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但是有许多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玩的小故事 (板书:玩出了名堂)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 : ①什么是名堂? 发现
②谁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
③怎么玩的?
④他玩的是什么? 镜片
⑤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放大镜,显微镜,微生物
二、初读课文
1、先自己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难懂的词语,多读几遍,读通为止。读完以后想想你能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那些问题? (你读的很认真,你预习工作做的很好,)
2、下面同学们先读读这课的生词,一会儿老师要检查同学们读生词的情况,看看谁读的最好,最准确。
谁想起来大声的领大家读一遍?谁想起来当次小老师感受一下。
看生字卡片齐读。我要看看谁的声音最洪亮。
三、理解课文
1、咱们先来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默读一遍,画出文中表示“玩”句子。谁想给大家读读你画的句子?
那你们认为磨镜片好玩吗?为什么不好玩?(生:枯燥,没意思,乏味)
那列文虎克为什么喜欢玩镜片?(看细微的东西)谁来想象一下,他在磨镜片的时候会想些什么?(我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磨镜片明明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他喜欢玩,想看细微的东西,所以才这么投入,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 对他的这种精神很佩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咱们就用这种赞赏、佩服的语气读读这一段,自己先试一试。谁想起来读读?
列文虎克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 放大镜
2、 拿出自己的放大镜,你来玩一玩,看能发现什么?
下面大家自己默读第四段,边读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请同学说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当班长的滋味
- 我的好朋友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老师,您真好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我的妈妈
- 八只手
- 我的好朋友
- 会“变脸”的爸爸
- 我的父亲
- 我的好朋友
- 记忆中的老王
- 我们这群女孩
- 难忘的老师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相约博物馆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漫谈肖像漫画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屈原的一生
- 《雨巷》教学设计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