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8
燕子 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教案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燕子的图片。
仔细观察燕子的外形,抓住特点说几句话。
2.出示课题:6 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
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用钢笔描红,在习字本上练习四遍。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渎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读后四人小组自由讨沦。
2.自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认清字形。
②自由读课文,读顺句子,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的意思。
③用“?”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生字卡片。
提醒注意:
拢(l??ng) 掠(l?) (边音)
俊(j??n) 晕(y??n)(前鼻音)
横(h??ng)(后鼻音)
②检查生字写法。
听写下列词语:
偶尔 横掠 俊俏
听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③指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边看图边读课文。
思考:第1自然段写燕子的什么,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它的外形的?
2.读后讨论交流。
(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3.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指图:面对这么机灵的小燕子,这么可爱的小燕子,你愿尽情地夸赞它吗?让我们用喜爱的语气读第1自然段。
(2)自由练读。
(3)指名试读,齐读。
4.指导背诵。
看板书练习背诵。
5.指名说说这一自然段的大意。
(板书:外形)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
2)
2.创视铩?文后练习
3)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写出本课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亻 ( ) ( ) 扌( ) ( )
木 ( ) ( ) 走 ( ) ( )
氵( ) ( )
二、继续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过渡谈话。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燕子的样子是十分可爱的,那么这些活泼机灵的小家伙什么时候来和我们见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作者描述了春天的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在表示事物的问语下面画上“……”,在具体描述的词句下面画上“~~~~”)
(3)重点品味。
①出示填空题。
二二月间,微风轻轻地( )着,毛毛细雨从天上( )下来。千万条柔柳( )了鹅
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
②自由读题,并口头填空。
③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④齐读上面的句子。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边听边想象春天里美丽的景色。
②学生自由练读。
要求用赞美的语气读。
③各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
(5)指导背诵。
①引读。
春天到了,微风和细雨怎么样?柔柳怎么样?青草、绿芽、鲜花怎么样?小燕子又怎么样?
②学生练习背诵。
(6)小结自然段段意。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
读后讨论。(板书:飞行)
(2)说说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
(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板书:快)
说说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偶尔、沾、小圆晕)
(板书:轻)
(3)指导用“偶尔”造句。
①指名读课文中有“偶尔”一词的句子,说说词义。(有时候、不经常)
②说说身边有哪些有时候但又不经常发生的事。
③练习用“偶尔”说话。
(4)指导朗读。
(5)指导背诵。
(6)指导小结自然段段意。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3)比较句子。
出示: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根细线……
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课文中说“几痕细线”好在什么地方?
(4)练习感情朗读。
(5)概括自然段段意。(板书:休息)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指名说说小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四、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文后练习4)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会“变脸”的爸爸
- 永远的大树
- 记忆中的老王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父亲
- 我的好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当班长的滋味
- 八只手
- 老师,您真好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我们这群女孩
- 难忘的老师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我的妈妈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漫谈肖像漫画
- 相约博物馆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屈原的一生
- 《雨巷》教学设计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