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8
《丑菊》教学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经过两轮试讲,对《丑菊》这课的把握越来越准确、熟练,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但仍有很多值得细致琢磨和推敲改进的地方。
1、导入:学生不知道描写菊花的诗句,只有一个同学能背诵出一句,而且不熟练。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教给学生适当的几句诗,不但可以引入新课,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2、汇报第2自然段:教师问的问题太碎,所以纠缠时间过多。完全可以一句带出“丑菊起初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等了几天又是什么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把握内容。
3、在让学生评读这段时,学生说出来了一些词应该重读,如“绿绿”“金黄金黄的”“一层又一层”。教师应该给与写法上的点拨总结,“这些描写丑菊颜色、形态的词应该读得突出些”。这样,既可以进行朗读的指导,又让学生体会写法的精妙。
4、读写结合:在一个学生汇报时,老师不能只针对这一个学生进行指导,而置其他学生于不顾,要让其他学生参与其中,评一评哪说得好,哪可以怎么修改。这样就可以做到在指导一个学生的同时,培养整体学生的思辩能力。
5、既然设计文章的第2段为读写结合的重点设计,那么,其它段就要以读代讲,处理的再淡些,才能突出重点。
6、结尾:首先应该尊重文本,“名”的意思就是名字、名声,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引申为名誉、地位、外表等。学生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也不要讲得过多,小组内议一议,指名两三个学生汇报即可,还是以朗读的形式来理解感悟。
总体看来,存在两方面问题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一是引导的便捷,教师要巧妙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练,引导学生的语言要尽可能的便捷,不但规范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容量和教学效率。
二是培养孩子倾听思辩,不能只是一对一的指导,而是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使他们不至于无事可做,教师要逐渐培养他们倾听的好习惯和善于思辩的能力,课堂上不仅有师生对话,还要有生生对话,这样课堂才能有互动,指导面积也会扩大,这又是一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极佳途径。
中山区桃源小学
杨笛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当班长的滋味
- 永远的大树
- 我的好朋友
- 记一位三轮车夫
- 记忆中的老王
- 会“变脸”的爸爸
- 难忘的老师
- 我的弟弟——张小凯
- 我的好朋友
- 我们这群女孩
- 我的父亲
- 我的好朋友
- 老师,您真好
- 八只手
- 关于建筑摄影的视觉语言之我见
-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论审美期待视野下的微电影艺术
- 浅析高档茶叶包装的色彩心理
- 基于音乐要素的演奏技巧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真在本我 趣在天然
- 试论农村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发展
- 漫谈肖像漫画
- 论数学在折纸中的表现
- 业余联赛每年超500场
- 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 相约博物馆
- 浅析真人秀节目的文化影响力
- 高校音乐专业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探析
- 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 论司马迁《史记》的崇高美
- 《春》的教学设计三则
- 《死水》个性创新教案
- 钱谷融:谈周朴园
- 如何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 《雨巷》教学设计
- 如何推断文言虚词用法
- 我们应该了解的秦汉文学
- 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 窦桂梅:《村居》课堂实录
- 古诗鉴赏中形象鉴赏法初探
- 屈原的一生
- 是谁害死了晴雯
- 一年级活动课教学案例《给小动物一个家》
-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诗赋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