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案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有关抗战的史实,理解歌词的寓意,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3.能正确,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和演唱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2 每周一,小朋友们都要举行什么仪式?都要唱什么歌?你知道歌中的含
2 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板书,生齐
2 读)
师阐述国歌产生的背景(参照"题解").生激昂齐读.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血肉 国歌 奴隶 中华民族
长城 吼声 炮火 万众一心
2.教师检查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血肉 国歌 奴隶 中华民族
长城 吼声 炮火 万众一心
(2)指名解词.
血肉: 本文指代身躯.
国歌: 见"自学课文".
奴隶: 见"自学课文".
中华民族: 民族,指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生理特点及共同生活
习惯的人群.中华民族,本文泛指中国国土上的中国人民.
长城: 本文指中国劳苦大众为赶走侵略者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吼声: 本文表示因看清敌人的本质而强烈不满.
炮火: 这里泛指敌人的疯狂进攻.
万众一心: 本文指中国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外国侵略者.
(3)齐读生字词.
(4)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奴"的左边写法,"隶"的下边写法,"族"的左右笔顺.
教育学生注意"坐势四决":头摆正,身挺直,腿放平,脚踩实.
三.理清脉络
1.看图.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一,二部分分别讲的是哪一个"镜头".学生自学后讨论
:第一部分讲的是镜头一;第二部分讲的是镜头
二.
四.精度第一部分
1.导读.
第一部分哪一个词语最能代表劳苦大众的心声?
2.讲读.
比较: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起来!
① ②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板书:起来 血肉筑成长城 (思想得觉悟) ]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组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
齐读第一部分.
随着音乐伴奏,齐唱第一部分.
4.过渡:要想真正解放我们的国家,解放我们的劳苦大众,除了要有一定的思想
觉悟,还要在行动上干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1) 用钢笔描红.
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养成良好的写钢笔字的习惯.
(2)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话的意思.
2.课后作业
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哥( ) 奴( ) 诚( ) 众( ) 吼( )
歌( ) 怒( ) 城( ) 从( ) 孔(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指导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第一部分.
3.第一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那么在斗争中该怎样做呢?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第二部分那个
2.理解课文内容.
(1) 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诵录音,完成原文与含义的连线练习.
万众一心 亿万民众不屈不扰顽强战斗,直至
胜利
冒着敌人的炮火 不惜牺牲生命
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联合起来,团结抗敌
(2) 讨论:上述习题中,左右意思一样,课文为何不用右边的?
(4) 想象在前进的途中还会遇到哪些曲折.
[板书: 前进 万众冒着炮火(战争终胜利)]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男女生分内容读.
指名两学生分内容读
指名读
齐读
随着音乐伴奏,齐唱第二部分.
分组唱一,二部分.
齐唱<<国歌>>
三.总结全文
全文用凝炼形象的语言摄取了哪些镜头? 文章的目的何在? 我们今天的幸
生活是后来人创造的,但归根到底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你有什么感想?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国歌>>,唱<<国歌>>.
(2)阅读一个有关中华民族受苦受难,奋起反抗,艰苦斗争或勇往直前的历史故
事,读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附板书: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奋起抗争: 起来 血肉筑成长城 (思想得觉悟)
勇往直前: 前进 万众冒着炮火 (战争终胜利)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观舞记——《千手观音》
- 苦难童年的写照——读高尔基《童年》有感
- “感悟人生的成与败、得与失”——读《心灵驿站》有感
- 只有岁月才能读懂
- 为人民服务
- 读《过零丁洋》有感
- 观《千手观音》
- 谈“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酸的红楼梦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痛快的事
-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 R=a b c
- 怎样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 观《禁毒片段》后感
- 读《我们的节日》后感.
- 别把传统当工具
- 刑天:中国文人的精神挣扎
- 我心阳明 轻快洒脱
- 女性驻颜饮食偏方(一)
- 柔性管理 2014年2期
- 国学微博 2014年3期
- 修为人生行孝身教
- 《击鼓》――超越生死的誓约
- 古代批评与自我批评
- 手指的智慧
- 孟子:君权民授
- 海南举行纪念海瑞诞辰500周年系列展
- 龟大何首乌
- 洒了的豆浆
- “酒盗”毕卓
- 《荷花》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 第一场雪(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 《窃读记》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人教版三年级教学案例)
- 《惊弓之鸟》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 《在家里》(人教版一年级说课)
- 《麻雀》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 狮子爱尔莎a href=http://bbsruiwen.com(本站论坛专稿)/a
- 《在家里》(人教版一年级教学设计)
-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学案设计(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 19望庐山瀑布(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 敬畏自然(人教版二年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