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登山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课前师生围绕名言、格言展开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出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一段话: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2.引出课题:登山。
3.了解预习情况。
a.这段话是谁说的?(结合课件简介列宁)
b.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初知课文大意)
二、质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读列宁说的话。
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主提问)
3.教师梳理学生问题,确定主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4.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重点问题。
(1)提示学习程序。
寻找合作伙伴--确定学习方式(朗读、谈体会或表演,任选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学习方式。
(3)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a.表演:表演前适当提问,创设情境。(结合课文理解“巍峨””悬崖”“深渊”等词)
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评一评刚才表演时有没有把路的“险”充分表现出来。着重抓“紧紧贴”“扭向一旁…”“狭窄”“碎小”“舒了一口气”“险些”“头昏目眩”等词句。
b.朗读:请朗读小组读有关描写小路险的段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结小组学习情况。
6.课件展示日出美景,配乐范读15自然段。
7.师生合作有感情读1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日出的壮美,体会登山的乐趣。
三、展开辩论,升华认识
1.引出辩题:列宁是一个革命者,他的神圣职责是领导俄国人民推翻沙皇统治,而现在他却选择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么列宁究竟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
2.组织辩论。
a.自由组成正方反方。
b.双方各自从课文中找充分的理由。
c.展开辩论(教师当辩论会主席,适当点拨)。
3.教师小结。
4.再读列宁的话。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触,请把自己对列宁说的这番话的理解和对全文的感悟,浓缩成一两句话。(引导学生学写格言)
2.布置课外作业。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离开
- 淡想
- 去逐梦
- 豆豆
- 朋友
- 眼泪
- 遗忘未来
- 喜欢我的高三生活
- 纠缠青春
- 回忆
- 我们的城市
- 情倾浙大
- 三年
- 花样年华
- 新的一年
- “过家家”的真相
- 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研究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 Fibro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
- 浅析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GLS桁架自动化加工单元的结构研究及应用
- 变来变去的碎布儿
- 肺囊肿继发感染误诊为脓胸临床探讨
- 110例儿内科院内感染分析
- 叶婆娑,花烂漫
- 礼物多=快乐少
- 当玩具越来越多
- 阅读太快好不好?
- 法国没有过动儿?
- 撒谎是怎样教会的
- 孔子游春 教案教学设计
- 20司马光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去二三里》(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天安门广场 教案教学设计
- 15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案教学设计
- 有趣的游戏 教案教学设计
- dtnl 教案教学设计
- 田忌赛马 教案教学设计
- 拼音总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续) 教案教学设计
- 看电视 教案教学设计
- 《日历上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师生情 教案教学设计
- 高粱情 教案教学设计
- 海上日出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