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3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掌握五种大自然的语言;
2、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收集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读中积累诗歌的语感。
教学难点:通过“准是”“反问句”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和起伏美。
教学过程:
一、资料导入
1、出示图片,揭题。
2、检查资料的收集。
二、整体感知
1、师配乐朗读。问:谁来说说听了这首诗的感受?
2、自由读。问:哪几节写了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五种语言)
3、指名读,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三、品读2-6节
1、小组合作,练习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反馈
白云:准是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这里能用“一定是”吗?
蝌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大雁、年轮、蚂蚁:相机指导朗读。
3、齐读2-6节
四、运用处理资料
1、资料分类、模仿作诗
2、交流,读诗
五、总结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蚂蚁天气
蝌蚪大雁季节
大树年轮年龄◆
教案2
教学要点:
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准是、编队”等词语。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读懂课文,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
3、初步背诵
二、五小节,仿写诗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读题。
2、出示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朗读课文,逐幅出示与课文有关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次。
(2)给诗歌的各节标上序号,并想想哪几节是写大自然语言的?
2、问:哪几节是写大自然语言的?指名读。
三、学习诗歌的2—5节。
1、学生从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读,并完成练习:“我读懂了第( )节,知道了( )。”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可以几位同学同时读)
(2)谈谈自己读懂什么。(指名回答的同时,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写自己读懂什么)
经过学生的问答和板书读懂2—5节中的大自然。
四、研读品味,体会生动的诗句。
1、分小组品读诗句。
2、指名读第二节,理解词语,“准是”换成“一定是”好不好?)指导朗读,背诵。
3、学第2节的语气读第3段。
4、指名读第4节。
学习“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和“大雁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两句反问句。
5、指导读好第5节,并背诵。
五、老师总结后问: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六、出示三幅图,要求配诗。
画面:鱼儿钻出水面透气;蜻蜓低飞;树叶落了
选择一个画面,仔细观察、思考,再仿照课文中的诗歌给画面写诗。
七、分小组讨论写诗。
八、课后延伸。
同学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书中搜索,还会发现许多大自然语言。◆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买土豆
- 泡温泉
- 第一次演出
- 小猫咪乖乖
- 我为蚂蚁安个家
- 小猴子下山
- 第一次熬粥
- 我的小伙伴
- 起床
- 抓小偷
- 狡猾的狐狸
- 开心的一天
- 聪明的兔子
- 打针
- 回老家
- 钩沉中共反腐倡廉史上的“第一”
- 热点:我在叙利亚与ISIS作战
- 探秘“中山宴”
- 费达生:“丝绸之母”
- 讲述爷爷从抗日远征军到人民解放军的传奇故事
- 刘大杰的南通之行
- 徐悲鸿与田汉的战斗友谊
- 王蓓:书香世家走出的电影明星
- 韩国综艺:“任务”来了
- 《长征组歌》问世五十年
- 中国海军的抗战
- 古代军旗趣史
- 一个值得怀念的百岁长者
- “文革”期间的南京“一三”事件
- 思想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
- 《狼》教学设计3
- 20《长城砖》|人教版
- 《狼》教学设计6
- 《狼》教学设计5
- 《狼》教学建议
- 《狼》有关资料
- 《狼》教学设计
- 6《爸爸和书》|人教版
- 23《江总书记来我家》|人教版
- 7《黄继光》|人教版
- 8《壮丽的青春》|人教版
- 《狼》整体把握
- 《狼》教学设计4
- 课文 24* 给予是快乐的|人教课标教材
- 语文园地六|人教课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