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8
高粱情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方法。学习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高粱根的特点。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根据题目、插图,激发兴趣。
出示高粱的图片,以题目为切入点:“你们见过高粱吗?高粱是北方最常见最普通的农作物,高粱究竟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高粱的特点——结合初读课文,说一说。
①把图中的“根”放大,可据此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的哪一部分。
②接着从“情”字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个‘情’字?作者对于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又怀着怎样的感情?”
(二)自学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作者描写了高粱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同学交流看法。
(3)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2.自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查字典,不懂的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
(三)个人阅读与讨论结合。
1.轻声读课文,结合插图,①想想课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在书上批注)②课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可让学生讨论)
板书:神圣 敬佩
2.重点阅读要求:默读文章的重点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点、作用,并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先独立阅读,思考→画批重点→在小组内交流体会→全班交流。
3.总结学生交流的结果:高粱根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长着很多气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板书
①教师可启发学生根据高粱生存的环境,结合整体形象来理解:提问:为什么在土地十分贫瘠的雁门关脚下,高粱还能长着“正直的秆子和硕大而血红的穗头?”
读重点句,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与作者的情感相沟通。
②“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学生体会出:这句形象写出了高粱根的特点,它不仅在地下扎得很深,而且高粱秆的下端还长着气根。作者用了比喻句,先把气根和“榕树的根”比较,再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气根“像鹰爪一样”抓住土地,说明气根的坚韧;说气根“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说明气根很有力。上述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气根的韧性及深深抓住土地的力量很大。
③带着这种体会,读一读,赛一赛,看谁能把高粱根的特点读出语气来。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1.默读第
一、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讨论: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抓“神圣”和高粱与“我”和故乡人们的关系来看)
②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对”对高粱有着怎样的感情?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自己读、指名读。
(五)总结:(鼓励学生按照黑板上的板书,总结中心)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它坚韧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习一滴水的生存法则
- 关于我们
- 带着感动出发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 坚强背后的柔弱
- 成功
- 让爱传出去
- 推开幸福那扇门
- 看梁祝,论古今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心碎
- 困境并不代表绝望
- 草稿
- 劣势与成功
- 成长的感觉
- 90后,我的青春我做主
- 夫妻间最大的矛盾
- 今夏自制健康瘦身茶
- 《抑郁症:走出心灵的黑暗》 等
- 抚养权之争有没有均等原则?
- 打造孩子好财商
- 炎夏,送您三道清爽菜
- 剩菜剩饭也能健康吃
- “一事无成”的成功
- 如果我在六合遇见你
- 牵手去离婚?
- 7岁前近视,视力下降特别快
- 婚姻中的陪衬
- 伪装来电设局“真爱承诺”
- 斯蒂尔:忠于自己的梦
- 健身过度会扫“性”
- 新举措,焕发写作新动力
- 十二生肖的来历与典籍
- 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 陈建先《螳螂捕蝉》教学赏析
- 折翅的绘本阅读
- 选修课教学中的问题与案例
- 关于高中“文化论著研读”课程目标的问答
- 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风景
-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
- 黄高才:不宜提倡研究性学习
- 作文推陈出新六步法
- 静下心来学语文
- 语文在“叛逆”中回归
- 非原创“好课”同样可以是好课
- 诗歌教学要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