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8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说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和编写的意图
本文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这“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瞧,小燕子真是孩子!燕子妈妈让它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多有趣呀!只要仔细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却一定的难度。结合新大纲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学习借肋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乐于与他人交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教学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培养读中感悟,进行说、唱、演、等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训练。
2、培养观察能力,能总结出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
德育渗透点:
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明白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二、教法的确定和突破重难点的设计。
结合本文趣味性强,和一年级学生爱幻想的特点。为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课件,图片,小燕子模型,师生角色扮演等方法把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去读,而且在实践中去观察、交流,亲身体验小燕子三次到菜园观察,而且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过程。不仅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且还把莫大的快乐带给他们,使他们在乐中读,读中悟。
三、教学过程
1、讲故事激趣导入。
课前的师生互动,已经引起学生的兴趣。现在适时地把小燕子(纸模型)带到学生面前,会让学生倍感亲切,对学习充满兴趣。
2、趣味巩固生字。
以小燕子家客人的身份来品尝西红柿(认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并让学生用生字组词、说句子,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利用课件展示菜园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图,再让他们扮演“小导游”读出文中描写此图的第一自然段。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个好的铺垫。
理清课文的脉络,知道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些什么?每次看到些什么?妈妈是怎样夸它的?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用“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4、指导朗读,读中品悟。
在观看课件播放小燕子第一次到菜园的动画片后,师指导学生进行自读,同桌分角色读,当配音演员表演读等后。师扮演燕子妈妈,让学生扮小燕子第二次、第三次去看,边飞边唱,然后再告诉妈妈自己的发现。让学生溶入角色中,让他们有一个体验的过程。
5、课间休息。
我把本课的部分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儿歌,谱上曲,带领大家拍手唱。
6、简笔画板书小结。
7、拓展延伸,乐中感悟。
展示冬瓜和茄子实物,让学生扮演小燕子第四次飞进菜园里去观察。并且说一说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先自己观察,再小组讨论,最后告诉燕子妈妈。
8、集体总结。
附:板书设计
1
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燕子妈妈(图) 小燕子(图)
冬瓜(简笔画) 茄子(简笔画)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功夫熊猫观后感
- 读《乱世佳人》有感
- 读《在烈日和暴风雨下》有感
- 读《红与黑》有感
- 读《远和近》后感
- 读《寻求苦难的最小值》后感
- 对别人要用一颗真诚的心
- 《宇宙与人》观后感
- 游者狼——读《狼图腾》
- 狗一样生存
- 《论语心得》之读后感
- 读《伊豆的舞女》有感
- 读《文化苦旅》断想
- 读傲慢与偏见有感
- 读《羊脂球》有感
- 何文珊:爱美的百岁老人
- 无价的《喜鹊报春》
- 世上唯一等你的人
- 那些感恩小故事
- 新年新发型 美丽从头开始
- 常怀感恩 2014年2期
- 窗前的文竹
- 实用马甲 时尚又百搭
- 想起当年一声吼
- 马不停蹄去旅游
- 神奇彩绸,挽回健康
- 陈幼清胃脘痛治验
- 准备出游,不可忽略的细节
- 外公的“网事”
- 母亲藏手机
- 想说、善言:阅读后的有效“输出”
- 有梦 就有快乐
- 《师说》教学设计
- 《千姿百“笑”》快乐作文课
- 特级教师黄亢美语文教学特色赏析
- 我和企鹅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翠鸟》教学设计
- 边城
- 《夜宿山寺》 教案教学设计
- 《济南的冬天》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 教案教学设计
- 《兰兰过桥》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爱爸爸妈妈 教案教学设计
- 《甜甜的泥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