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语文教学的“黑洞”之谜
谈起“黑洞”一词,让我们想起神秘和难解之谜。谈起我们的母语教学,确实让我们有一点“黑洞”的感觉。想想我们的祖先在母语学习方面的经验,我们的感觉是有很多,但是又不多,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学习母语方面本来就不复杂,无非是多读书、多练笔、多思考、多积累。到了我们这里,我们以研究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多了一些方式、方法、技巧、模式等等,少了一些机械和笨重(读书少了,练笔少了,背诵积累少了),从此我们的母语教学走上了一条“迷途”大道。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焦点问题,聚焦了更多的“秘密”,从善于写作者,到不会写作者,都声称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直到现在,对写作的问题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即使有些说法,也是很笼统,只停留在人们的口头上,对实践几乎没有多少实在的意义,我们越来越多的学生不会写作文就是明证。我们的先人那么善写,留下了那么多流芳百世的文章,到了我们这里,却遭遇如此窘境,不知其为何?有人说,我们的学生语文成绩在不断提高,我相信是事实,可是,我们的学生语文素养在不断下滑,这也是一个事实。小学、初中、直至高中,能有多少孩子写一手不错的文章,大多数无病呻吟罢了!如果让先人看看我们的满分作文,徒增他们的愁容与白发。
“不平则鸣”“有感而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如其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等,先人的这些说法,都是经验之谈,也是值得我们后人总结和提炼的规律和方法。文以载道,先道后文,文道合一,此为文之道也;生活有道,读书悟道,笔耕不辍,此为文之法也。谈起我们的母语,有如玄学,正如我们的中医之奥妙,非机器之所能,望、闻、问、切之中自有玄妙。
写到这里,忽然忘却了本文的主题——“黑洞”,母语也罢,作文也罢,我觉得都有点“黑洞”的意味。在大讲科学的今天,我们却把语文严重异化了,用经验不甘心,用科学不好使,有点进退两难的感觉。今天循规蹈矩的语文课堂,对孩子学习我们的母语有多少用处?不管有多少人说语文教学已经“攻克”,但我一直感到深度迷惑,这就是我所说的语文教学的“黑洞”。
当我们真的感到“山重水复”的时候,也许先人的智慧会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校的花园
- 快乐的端午节
- 端午节
- 水泥厂的污染
- 快乐的端午节
- 鹦鹉飞走了
- 自己购物的经历
- 端午节
- 双重意义的端午节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三十年后的世界
- 美妙的歌舞会
- 我的爷爷
- 我学会了打篮球
- 清早的菜市场
- 论如何加强教师教学艺术修养
- 议装饰艺术对社会品味的引导
- 基于服装销售渠道中委托代理模式的激励机制研究
- 浅析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
- 感悟语言 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
- 认知语言学的新发展——认知社会语言学
- 现代语言学从“语言透明性”走向“语言秀明性”
- 分析歌曲演唱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 如何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做到以客户为核心
- 政策性保险产品市场营销之路
- 浅析夏加尔绘画语言的独立性
- 基于对比语言学的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宏观策略
- 关于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 探析中国画中的设计因素
- 摩登女郎由何而来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一课时)
-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 《鸟的天堂》教学思考(推门课)
- 《长城》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案例
- 《白公鹅》教学谈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与教后反思
- 《白鹅》教学思考(推门课) 清风细雨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引入设计
- 《小木偶的故事》教学设计
- 《巨人的花园》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