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5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天鹅的故事。还记得吗?当我们读到课文最后一段时,我们听到了斯杰潘老人深情的话语——(生齐读)“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还记得我们读到这里,产生的一个问题吗?
生:为什么斯杰潘老人放下了猎枪,没有射杀那些近在咫尺的天鹅?
师:是的。让我们到天鹅的故事里去寻找答案。课文直接描述“天鹅的故事”的是3—7自然段,当你们读到这一部分课文时,最打动你的心灵的是哪些文字?
(数名学生诵读部分句段)
师:看来,第
5、
6、7自然段的文字,字字牵动我们的心。尤其是第5自然段,许多同学整段地勾画诵读了。让我们首先走进第5自然段,走进老天鹅破冰的壮烈一幕。这是怎样的一击?浏览本段,找出其中的词语来概括。
生:这是重重的一击。
师:是的,这是沉重的一击。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这一击的沉重?
生:我从“腾空而起”可以看出老天鹅飞得很高很高,飞得越高,下落的冲力就越大,这一击肯定非常沉重。
生:“像石头似的”让我想到石头一般是很重的,老天鹅像石头一样笔直地从空中坠落在冰面上,冰面肯定会发出“砰”的一声响。
生:而且这是一只“个头特别大”的老天鹅,那不就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落下来了吗?
生:老天鹅不仅是“石头似的”落下来,而且还“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扑打”的动作应该是很有力量的。
师:你能学着老天鹅的姿势“扑打冰面”吗?
(生张开双臂,用力俯身击向课桌,发出“砰”的一声响)
师:的确是很有力量。
生:我还从“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看出老天鹅这一击是很重的。能把这么厚的冰撞击得颤动起来,该用多大的力呀!
师:你知道这冰有多厚吗? (生摇头)
师:贝加尔湖的冰层,在冬天可厚达一米!即使在故事发生的初春时分,冰层至少也得有
一、二十厘米厚吧(边说边比划厚度)。这样厚的冰层也为之颤动,果然是“沉重的一击”!你们能把这一击的“沉重”感读出来吗?
(一生读)
师:这一击还不够沉重,冰面丝毫没有颤动。
(再一生读)
师:冰面开始颤动了。
(又一生读)
师:冰面剧烈地颤动了!这的确是沉重的一击,是石头般的沉重的一击。可是老天鹅它是石头吗?(生齐答:不是)它是血肉之躯呀!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握成拳头,重重地击下!
(一声巨响,许多学生抚着右手,表情痛苦,有人“哇”地叫起来)
师:疼吗?
生:(齐)疼!
师:那么你们刚才是“腾空而起”,再击打下去的吗?
生:(齐)不是!
师:你们是用自己的整个儿身体击打的吗?
生:(齐)不是!
师:你们击打的是贝加尔湖的坚冰吗?
生:(齐)不是!
师:那么请想想老天鹅一击之后的感受吧。
(学生默然静思片刻)
师:可是,老天鹅并没有去抚慰自己伤痛的身体,它只是迅速地发起了它的第二击——(生齐读,有力地)“老天鹅腾空飞起,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又是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又是沉重的一击,老天鹅……
(生默想片刻)
师:接着是第三次更加猛烈的冲击——(生齐读,更加有力地)“老天鹅腾空飞起,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师:镜子般的冰面也许剧烈地震动了,可是老天鹅……
(生静思,体会老天鹅的感受)
师:这里还有一个省略号呢,这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
生:不只三次,老天鹅第四次、第五次地撞击冰面,不把冰面撞出窟窿,它誓不罢休。
师:那么,第四次、第五次,甚至第十几次,第几十次,老天鹅又会怎样撞击冰面呢?闭上眼睛,想像画面:在那皑皑的白雪中,冰封的湖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静默,想像)
[1][2]下一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需要梦
- 月夜遐思
- 降珠仙子
- 难忘的经历
- 一阵小雨
- 仰望属于我们的天空
- 封存的记忆
- 只是寂寞
- 站在教室的门口
- 萌动的青春
- 大禹,请留步
- 他的精神感动了我.
- 量身定做自己的幸福
- 理想的家
- 山顶的守候
- 五条人 从道山靓仔到广东姑娘,我们一直都爱讲故事
- 破解 民国戏成杰克苏重灾区之谜
- 沈星不爱鲜肉爱大叔
- 负能量 牛鬼蛇神主宰世界
- 销售高端产品,成就一流名店
- 女性生殖大讲堂
- 正能量拯救人类温暖治愈
- 孙劲松把海容打造成优秀服务品牌
- 本土美妆专业线“零广告”背后的思考
- 美业职场解码探析美容导师的职场发展之路
- 她们40她们还是女神
- 2015最具潜力青春男偶TOP10
- 叔叔我们不约也得约
- 点面结合:赢得美容院区域竞争
- 娱乐新闻 在巴黎时装周
- 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
-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 说课的研究
-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 坦言的魅力与“故弄玄虚”的效果
-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 成人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人奶”培养人性,而不是用“狼奶”培养狼性
- 新课改:深刻的教育资源配置变革
- 让学生进入角色
-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 “五壮士”悄然退出语文教材及引发的争论
-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下)
-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