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9
《操场上》 教案教学设计
《操场上》教学设计
河南省济源北海马寨小学 范康康
课时: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操场上》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这是学生学完拼音后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4课。本课有一幅表现操场上热闹的图,6个表示体育运动的词语和一首儿歌。图上画了小学生在操场上所玩的大部他体育活动,儿歌概括了操场上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体育锻炼可使身体更强壮,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对事物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拍、球”等9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两个偏旁“扌、足”。
3、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重点:初步认识“拍、打、球”等9个词语能读准字音,激发学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都知道只有多活动,才能身体棒,那么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吗?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绳子)用这根绳子可以做哪些游戏呢?小组几个同学商量一下,每组想一个游戏。(学生想哪个游戏让学生做哪个游戏)
二、在动中学,在学中动。
1、教师刚才大家做了跳高、拔河的游戏,那么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两个词语呀?教师依次出示词语(如果有个别学生已经认识了,那么请他说说自已是怎么认识的,引导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学生猜读,跟老师读,指名读,学生几个同学一组合伙从自已的小卡片中依次找到这个词语举起来,全找正确后,不出声,用自已的小眼睛仔细看,比一比谁最聪明,自已想办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看教师拿的小皮球,想这个皮球可以怎么玩?找一个小朋友做拍皮球的游戏,学习词语“拍皮球”,边做动作边跟老师读,再小组合作找卡片想办法记字。
3、学生说一说除了刚才学习的几种运动你在这一节课中还想学习什么?再观察大屏幕里的图画《操场上》,这幅图除了刚才我们所做的拔河、跳高,还有哪些活动,指名说,学生说一种运动就用电脑出示这个放大的图片及汉字,并让学生猜汉字的读音,再用上边的方法学习记汉字。
4、教师:刚才小朋友利用图画认字认得真好,那么离开图画小朋友该怎么认字呢?学生:利用拼音自已读一读,指名读、集体读。
5、教师:去掉拼音小朋友们还认得这些字吗?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反应最快了。先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可采用指名领读、开火车读,再利用课件,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学生看一段录像后马上找出生字卡片举起来,第一名的小组给予奖励,再把卡片放到桌子上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读一读。其他同学评一评。
6、组织学生站起来看老师手里的卡片不出声做动作。看哪个小朋友做的动作和卡片上的字一样。最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7、小朋友看刚才我们学的词语中有的是用手做的动作,有的是用脚做的动作,那么请几个小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找一找哪些是用手做的动作,哪些是用脚做的动作?并把结果摆一摆。指一个小朋友把他们组的结果贴在黑板上。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扌、足”。
三、学习儿歌:
1、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6个词语和两个偏旁真了不起,那么你闭上眼回忆一下第一幅图,电视出示这幅图。
2、小朋友们看,这幅图上有的小朋友在打篮球,有的在打排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跑步,还有的在跳高真热闹呀,那么你喜欢这幅图吗?有一个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这幅图,就编了一首儿歌,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呀?
3、自已借助拼音先读读儿歌。
4、听电脑中的小朋友读。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评一评,集体读
5、小朋友自已当小导演,给儿歌加上动作。指名读,其他学生评。
6、给儿歌起名字,自已读一读。并说说学了这一节课,小朋友最想干什么?边背儿歌边排队到操场上活动。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站在教室的门口
- 他的精神感动了我.
- 仰望属于我们的天空
- 生活需要梦
- 量身定做自己的幸福
- 难忘的经历
- 萌动的青春
- 理想的家
- 封存的记忆
- 山顶的守候
- 只是寂寞
- 一阵小雨
- 大禹,请留步
- 降珠仙子
- 月夜遐思
- 销售高端产品,成就一流名店
- 负能量 牛鬼蛇神主宰世界
- 沈星不爱鲜肉爱大叔
- 孙劲松把海容打造成优秀服务品牌
- 女性生殖大讲堂
- 叔叔我们不约也得约
- 五条人 从道山靓仔到广东姑娘,我们一直都爱讲故事
- 她们40她们还是女神
- 2015最具潜力青春男偶TOP10
- 娱乐新闻 在巴黎时装周
- 美业职场解码探析美容导师的职场发展之路
- 本土美妆专业线“零广告”背后的思考
- 破解 民国戏成杰克苏重灾区之谜
- 点面结合:赢得美容院区域竞争
- 正能量拯救人类温暖治愈
- 说课的研究
- 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下)
- “五壮士”悄然退出语文教材及引发的争论
- 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
- 坦言的魅力与“故弄玄虚”的效果
- 让学生进入角色
-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
- 成人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人奶”培养人性,而不是用“狼奶”培养狼性
-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 新课改:深刻的教育资源配置变革
-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