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1
苏教版第11册练习3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3
[训练内容]
这个练习共安排8道训练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用钢笔描红。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背谚语。
7.说话练习。
8.学写毛笔字。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略)
二. 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引导学生弄清楚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试读这两行词语,注意“一”的声调变化。
(2)指名读,思考:“一’’的声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对这两行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语,“一’’都在词末,故仍读本调第一声;后两个词语,因“切”、“致’’这两个字念第四声,在第四声字前面的“一”应该念成第二声;第二行词语中“一”,后面的“杯”、“条”、“本”、“丝”都不念第四声,“一”在非第四声字前面声调应该变读为第四声)
(3)集体读,加深体会。
(4)教师小结:“一”的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拼写时,声调符号仍按原调标注。书上这样标,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一”的变调规律。
3.练习。
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从读中进一步体会“一”的变调规律。
4.反馈。
(1)请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一”的声调要发生变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让学生认读以下词语:
万一 周一 二十一 百里挑一
一夜 一册 一遍 一阵
一把 一年 一顶 一根
一心一意 一前一后
三.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1)指名读题。
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思考:在学过的词中有哪些词语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词语含有“走”的意思?
(2)同桌进行讨论,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正确。
(3)指名回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回答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3.练习。
(1)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其余学生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大声读读自己所填的词语。
4.反馈。
(1)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2)表扬做正确的同学,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名读题。
3.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
4.指导。
(1)学生自由试读这两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何不同?
(3)学生进行比较,知道每组的后一个句子都是由前一个扩展来的,分别把“高”和“安静”具体化了。
(4)后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后一个句子显得生动具体,突出了‘“安静”的程度,表达的意思更明白。)
(5)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5.练习。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笔在书上尝试填写。
(2)自由练读补充后的句子,凭借语感体会补充的内容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
4.反馈。
(1)指名汇报补充的情况。
(2)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童年生活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秋游
- 我的奥比岛
- 我的童年生活
- 我和衣服的故事
- 我的童年生活——打雪仗
- 我的小熊袋子
- 我的QQ生活
- 我的童年生活
- 我的理想
- 我的QQ生活
- 我的童年生活
- 我的QQ游戏生活
- 不要摘花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寝室同学人际交往
- 自己制作一张纸
- “阳光动力”的环球之旅
- 浅析智能化轴承状态检测
- 你不了解的中国大阅兵
- 关于中学生使用网络的思考
- 计算机组装与网络的虚拟教学模式
- 用超声波洗衣服
- 基于GSM红外报警器总体及工作流程设计
- 关于利用北斗卫星建立学生定位安全系统的建议
- 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 基于微课的课堂知识点的教学应用探讨
- 计算机信息管理中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 为什么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上8点开始?
-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 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册重点字词测试卷
- 2010年湖北省石首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6)
- 2010年福建省福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 湖北省监利县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 江苏泰州201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10)
- 湖北荆州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1)
- 北京延庆县201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 2010年北京中考语文预测试卷及答案(9)
- 2010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5)
- 芜湖市重点中学2010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