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学会z c s三个声母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 学会“z c s”三个声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 学会“zi ci si” 三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 c s”和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拼音朋友,对吗?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对,单韵母家族的“a o e i u {” 6个小朋友,还有声母家族的“b p n f 、d t n l、 g k h、 j q x”14个小朋友,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呀?今天我们这节课不仅要再认识声母“z c s”3个小朋友,而且还要到整体认读家族中看一看。你们想去吗?那我们先认识一下声母“z c s”,一会儿它们带我们去整体认读家族。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 c s”的音形
(一)学习声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字”的音平读来学习字母“z”的读音。发音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牙门齿背,憋住气流,舌尖稍微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注意读得轻短些就是“z”的音了。自己试试?
(3)教师范读“z” 。
(4) 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z” 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谁说得最好,就让他带读:像个小2 z z z。
(二)学习声母“c”的音形
1、出示“c”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刺”的音平读来学习字母“c”的读音。发音的方法基本与“z”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比较强。自己试一试?
(3)教师范读“c” 。
(4) 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c”的形
(1)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圆圈c c c 。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学习声母“s”的音形
1、出示“s”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1)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2)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3)讲:你们可以借助“丝”的音来学习字母“s”的读音。发音时读得轻短些,舌尖平伸,与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自己试一试?
(4)教师范读“s”。
(4) 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记 忆“s”的形
(1)问:仔细看看图,哪儿像字母“s”的形呀?
(2)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8字 s s s。
(3)学生读记忆儿歌。
三、电脑博士指导书写
(1)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四线三格,我们看看电脑博士是怎样书写“z c s”的?比比谁观察得最认真?仔细看字母是几笔写成的?在四线三格的哪个格上写?
(2)电脑博士书写后,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利于学生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大家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这3个字母与“a e u”组成的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好吗?
附:板书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而又快乐的春天
- 小溪
- 茶乡放歌
- 春雪
- 春天的拱极台公园
- 秋游大佛寺
- 登山
- 春天
- 春天三步曲
- 春
- 冬季
- 归来吧,美丽的家园
- 假如我是植物学家
- 今天,我真开心
- 美丽的南国风情生态园
- 戏剧表演形体动作的训练探讨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次开展学术期刊资质审核认定
- 夜空中的一颗流星
- 《汉宫秋》人物形象分析
- 司鼓在戏曲音乐中的作用及地位研究
- 实用是王道
- 谈广东汉剧音乐唱腔的创新与发展
- 吕剧唱腔特色研究与探讨
- 凯歌辞旧岁 豪情迎新年
- 浅析吕剧的传承、发展与未来
- 浅谈淮海戏《月牙楼》的人物塑造
- 中国戏曲“中和之美”探析
- 游戏训练在戏剧表演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百戏的制度化
- 从科诨看南戏与北杂剧的相互影响
- 《美丽的规则》教学设计
- 语文S版第一册18《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神话与传说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 编钟(语文s版)
- 《出色的教师》教案教学设计
- 《夸父逐日》导学案
- 《科学与发现》教材解读
- 第三单元《科学与发现》单元教材解读 教案教学设计
-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教学设计
-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 《狄仁杰公正执法》教案教学设计
- 《两小儿辩日》 教案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说课稿
- 山青青 教学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