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赵州桥 教案教学设计

赵州桥 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2

赵州桥 教案教学设计

陈旭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学会新词,会用关联词语造句。

2.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

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4.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

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听写课文最后一段。

5.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骄傲。

二、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三、教时: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那些?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样的一座桥,有什么特点呢?

二、初读课文。

1、标标自然段、圈圈生字、划出新词语。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交流“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

三、生字学习、新词理解。

比较:州——洲 减——咸 彗——慧

理解:世界闻名 创举 智慧

查找资料:

1、石拱桥

2、还有哪些是与中国赵州桥同时代的建筑。

3、了解建桥专家茅以升。

四、作业指导

1、抄写生字。(写钢笔字指导)

2、课外书阅读指导。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从而比较深入地认识“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

一、第一自然段

要求:抓住重点词语“世界闻名”,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读第1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体会出赵州桥“世界闻名”?(“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说明年代久远。)

知识点:从哪些词语体会赵州桥“世界闻名”?

二、第二自然段

要求:抓住“这个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一重点词句,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1、“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

2、“这种设计”有什么作用?

3、“创举”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赵州桥的设计特点:桥面又长又宽;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有各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关联词语造句:

即、、、、、、又、、、、、、

*作业指导:

1、查字典,创举、坚固、智慧、遗产

2、写反义词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3自然段

要求:抓住重点词语“精美图案“,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1、承上启下句:不但、、、、、、而且、、、、、、

2、“有的、、、、、、有的、、、、、、还有的、、、、、、

3、比较下列句子:

(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象活的一样。

(2)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有的刻着两条飞龙,还有 的刻着双龙戏珠。

三、学习第4自然段。

回忆前面学过的三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得出: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综合性实践活动。

1、收集我国古代著名建筑的图片和文字,举办小型展览。

2、了解和赵州桥同时代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五、作业指导。

1、《练习册》作业。

3、听写生字、词。

作者邮箱: cxs7501@163.com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项羽小记
寂寞的颜色
脚踏大地
山已无棱
被痛苦折磨过的心灵
寂寞,年华
感受
那时花开
寻找感受
错过
我们都是平凡人
最美的声音
淡淡的日光
正人君子的说听之道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
中小型水利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汽车新三包法出台后汽车厂商面临的挑战
电子商务安全及其评估
金碟系统在三交项目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与发展趋势
浅析火电工程调试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要点分析
浅析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与离散力
浅议提高县级图书馆服务功能
浅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主要途径
企业发展战略与创新宣传工作的对策
大型灾害事故救援中装备器材保障体系的构建对策
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管理方法
“小三儿”15万向原配买“夫”,绝症负心男竟成香饽饽
构建班级作文周报的基本操作框架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四大误区
发现与创新中的问题与案例
对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思考详细内容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的“美”
有感于“敢为人先”
浅谈初中语文课本剧的编演
就语文教学的几个热点问题对钱正权老师的访谈
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开放性发言的策略
综合性学习多元评价方案、策略与原则
让语言为学生的人生点灯
多感官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寻找小说教学中“眼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