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在比较中感受《故都的秋》

在比较中感受《故都的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7

在比较中感受《故都的秋》

又逢《故都的秋》,该如何讲解才不把这篇文章的意境、美感讲淡了呢?该如何拉近学生和文本情感的距离呢?那天,走在风景怡人的校园,秋风带着微微的凉意拂过,唯见菊花怒放,蓝天高远,好一派明媚秋光!我心中一动,何不让学生自己去寻觅一下江南的秋味呢?有过类似的体验,才会产生心灵的和音。

准备工作:自读,听朗诵,让学生去深秋的校园里走走,听一听校园的秋语,寻一寻校园的秋景,完成一篇随笔“校园的秋味”,字数不拘,文体不限,但这秋味须是自己觅得的——真正动人的风景需用心灵去感受,在风景里加入一个我,笔下的文字才会生动独特起来。

学生笔下的秋天风姿绰约,个性鲜明。我把它们输入电脑,挑选部分做成简单课件,分成“淡淡秋意、浓浓秋心、深深秋韵和秋的思索”四个部分,和郁达夫的文字进行了比较,在比较中感受《故都的秋》之美。

课堂(有删节):

师:校园里的淡淡秋风,把同学们年少的情怀吹成了一次次妙想,今天,让我们在自己的文字和郁达夫的文字里来感受一下江南的秋和故都的秋。

(一)淡淡秋意

(请同学自己朗读)

(1)付翠勇:不知不觉中,秋已过了大半。眼看着冬天就要到了,我却感觉不到一点秋的味道,只是偶尔看到几片落叶,才明白,秋已经到了。南方的秋天比较温暖,不如北方,到了秋天,风卷残云,晴空万里。

师:最喜欢付翠勇同学的最后一句“不如北方,到了秋天,风卷残云,晴空万里”。我们都是南方人,对于北方之秋的印象多来自影视或别人的文字。《故都的秋》中有写雨一段,说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像样,我备课时不理解,询问河北来的同事才恍然。他说,你读呀——“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利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同学们,看看窗外,今天恰好有些微雨,感受一下,和北方的雨相似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花开花落
灾后的人性思考
闪亮的石头和金子
学会宽容
永恒的坚守正直
绿,必须永恒
感恩——让幸福绽放每个角落
争渡,争渡,执着人生何处
稚气漫过岸沿
感谢消逝,我们在行进
划破苍穹
蓦然回首
感悟地震
风之恋
白色的血液
两种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
医院后勤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途径
探讨肝脏超声诊断疾病的声像图特征
普外科腹部开放性外伤58例临床治疗分析
篮板痴汉 幸福生活
玉米剥皮机致成人手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
GIS在南宁市卫生应急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前景探究
牙周外科术后不用塞治剂的临床观察
超声诊断乳腺病的研究
呼吸科病区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与控制措施
上颌扩弓矫治儿童期咬合紊乱临床价值
浅谈新时期儿童糖尿病的心理特征及其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滦南县普通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
浅析我院药师如何与患者沟通
立体《雷雨》:最成功的语文课
好的课堂教学应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堂阅读,呼唤回归真实
如何在小说教学中进行对话
还有多少被“误读”与被“创造”的文本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怎样和学生沟通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何为“热心肠”
外国文学简介
薛法根: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国外作文教学:危机、对策及启示
当下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和对策
广读•勤写•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