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翻新时间:2023-08-07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
2、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3、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播放音乐《月光曲》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提示课题,板书)
你对苏轼了解多少呢?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读。
3.翻译。先小组合作翻译,解决字词障碍,再不懂可举手问老师。然后,指名翻译。
强调:“但……耳”翻译为“只……罢了”
4.(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和张怀民夜游承天寺。
(2)去夜游的一般会是什么人?
闲人。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闲”组词,并从文中找理由说说为什么?
悠闲、空闲、闲趣等
(4)用“我认为苏轼是一个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说话。
三.品读赏析
月夜出游,别有一番情趣。那么,书画的境界,课文中表现在哪里?找出并读一读。
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空明)。此时的我和张怀民俨然两条小鱼,自在地游来游去。
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结合“乌台诗案”背景,引导学生理解“闲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喜迎奥运,共创和谐
- 让童心快乐飞翔
- “放弃”
- 我生活在思考中
- 感悟时间
- 和无数生活在一起
- 活力再现
- 成长中的开门关门
- 重识生命的意义
- 呼唤感恩
- 人生,应经历些什么
- 有一种信仰
- 学会舍弃,独上高楼
- 那些渐渐远去的背影
- 种植幸福
- 丈母娘选女婿:秒杀99%男人
- 汤唯恋情“明冷暗热” 与男友机场拥吻难舍难分
- 娱乐圈黑势力
- 安吉丽娜·朱莉 身体力行的女性先锋
- 郭宝昌:“文革”不能拍,就只好拍1912这段了
- 傍晚的那场邂逅
- 信任是一种选择
- “与人”玩摇滚,不亦乐乎
- 莫言北京五环购新房
- 腊肉的发展历史:松柏烟熏腊肉的制作方法
- 炒婚被套,一个卖婚女的晦涩人生
- 传统家庭伦理的困境
- 听花开的声音
- 馋人说吃――原来那不叫面条/雅舍谈吃――菜包
- 文化名家品酒录――我的喝酒(中)
- 关于选修课教学的讨论
- 教小学生作文可以向图画老师学习
- “简单”是一种智慧
- 构建新型的初中语文课堂
- 《道士塔》教学后记
- 课外资料怎样“以少胜多”?
- 追求语言形式和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
- 积累与梳理中存在的问题
-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思考
-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反思
- 也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品读名师经典课堂(一)
- 从《羚羊木雕》看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 改造课堂:让语文课快乐动感
- 四年级第四单元作文《写一种小动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