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作文也快乐
作文也快乐
——听余阳老师的《快乐作文》一课有感
根据新课标精神,教师指导学生把自主实践活动与作文指导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积累习作素材。探究写作方式,自觉合作,相互评改,互相欣赏,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把作文与生活实践结合,体验作文的实用的乐趣,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不畏作文的心理。
余阳老师的这节《快乐作文》就是一节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作文课。整节课孩子们都是积极活跃,兴趣昂然,在愉悦的气氛中度过了这节作文课,实现了作文的快乐。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有三:
亮点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原动力。这节课余阳老师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使课堂充满活力。整个课堂是由一个游戏组成,刚上课,满心欢喜的告诉同学们今天要玩一个游戏。掌声随之响起,大概这是学生的心声吧,哪个学生不喜欢玩?学生的兴趣一下就高涨起来,为整节课的快乐学习做好了铺垫。
亮点二、训练方法有创意。
余阳老师的这节课真正实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我,而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过于限制。而余阳老师的这节作文课,设计的很独特,让学生观察、猜测、实践、反思、习作。游戏前老师让他们写此时的感受,观察对手的表情,样子,猜想他们此时的心情?游戏后,教师又让他们谈谈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失望?最后把感受写下来。轻轻松松,学生玩了一节课,可也写完了他们要完成的作文!我们应该为余阳老师的这个教学创意拍手叫绝,因为她的作文课上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亮点三、指导写作有新意。
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所见所闻所感,没有的事,硬要学生感触,硬要学生抒发感情,作文就成了一件苦差事,而在余阳老师为学生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有素材可写,有感情要抒发,写作的欲望产生了,这时,她让学生自拟题目,只对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指导:抓重点,写具体,就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不再遵循以前的细致指导的方法,突破了千篇一律的难关,学生写出的文章各具特色。
余阳老师的这节作文课无疑是一节成功的快乐作文课,她为我们语文教师今后的作文课起了指导性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的镜子读后感找回自尊
- 读《蛾眉道上》有感
- 生命与希望的赞歌——读《最后一片叶子》有感
- 读《大学生与战士有感》
- 怎样做一个开心的队干
- 日记一篇
- 读《再寄小读者》有感
- 最无私的友谊读朋友有感
- 《冲出亚马逊》的观后感
- 金鱼
- 蜜蜂和蚂蚁
- 我读书我快乐
- 新龟兔赛跑
- 海的女儿
- 祭扫烈士墓
- 探索社会风险提炼本土理论
- “边政”何以成“学”
- “追求思想和创造思想”之佳作
- 论国有林权改革持续发展能力
- 权利贫困视角下农民群体维权困境及出路
- 中国城镇化与征地困局
- 造林项目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之民事责任探究
-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
- 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及城镇适应性
-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林农合作组织收入分析
- 从杀戏与戏杀看刑场与戏场的异质同构性
- 不可言说的原质:斯拉沃热齐泽克关键词研究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安徒生童话与周作人童话学研究
- 《匆匆》相关知识
- 《匆匆》问题探讨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片断赏析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教学实录
- 《匆匆》教学设计
- 《匆匆》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