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换一种方法教《雷雨》
苏教版高中课标教材语文必修四节选了一段鲁侍萍与周朴园在周家相见的内容为课文,我在208名学生中做调查,发现喜欢看的不足十分之一。问原因,学生说:没意思,文字平平,只是两个人的对话,也没有刺激的地方。我听了很难受,但更多的是反思。从节选的内容来看,有长达84处的两人对白,想想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动漫和图画中长大,这样的对白式戏剧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关键是教师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把握住矛盾冲突,把枯燥的对话设计成生动有趣、紧张刺激的场景,让学生成为剧中的主人或剧场的观众。
于是,我首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变形金刚——视觉冲击和文字撞击,弹铺前奏,撩拨情感。我引导学生寻找文中鲁侍萍和周朴园常用的两个语气词——“恩”和“哦”。这两个看似平淡的语气词恰巧是进入学生心灵的变形金刚。从结构上看,它们特别简单,不需要动脑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从语义上看,它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提示一下,如两人在发出“恩”和“哦”时语气一样吗?这是横向比较。每个人在不同时段发出相同词的感情一样吗?这是纵向比较。在这种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里还原再现了。学生原来的排斥心理消解了,继续探究的愿望产生了。其次扣住善于心计而又柔情坚韧的特点解读鲁侍萍。“善于心计”应该说是一个中性词,但它似乎又偏重贬义。“柔情”虽然用来形容女性,但往往用在妙龄少女和少妇身上,而鲁侍萍已是50多岁的老太太,这对学生来说非常滑稽有趣。“坚韧”是一个适用范围比较广的词语,它可以是一种性格的揭示,也可以是一种精神的诠释。这种特点隐含了复杂性与矛盾性,学生想弄明白的心理随之产生,学习的欲望开始萌动,但能否持续,需要教师的引领。再次对文本进行取舍,紧扣住两个称谓——“老爷”和“朴园”,依次还原人物的性格。这一部分的赏析以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的说戏式教学为主。因为这段历史学生相对陌生,学生不可能每一篇文章都去查阅资料。教师在这里不是机械地提问,不是演员而是导演。把戏说给演员听,让学生进行有个性体验的表白。最后用提示感悟法。作为导演的教师,只负责给学生提示场景的处理,而绝大多数内容则由学生自己来体验、感悟、述说。
1.第一次称呼“老爷”的情景,“看着他”的侍萍是怎样的情感?
2.第二次称呼“老爷”,“哦——老爷没有事了”,破折号演绎了什么样的侍萍?该如何读?
3.在文本中寻找侍萍处处设玄机、句句留余地的话语,并谈谈这些对话塑造了怎样的人物性格。
4.第三次称呼“老爷”,深情的含着眼泪的呼唤,揭示了侍萍怎样复杂的情感?
5.一声“朴园”诠释了鲁侍萍怎样的心理?跃然于眼前的形象是怎样的?
对于这样的场景性提问,学生的基础应较为扎实,有一定的自主性,能迅速进入文本,和文本对话,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区间,而且能沉浸其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这样的学习才能从文本学习进入文学欣赏的层面。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与文学对话、与大师对话、与心灵对话。后续的教学是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给10天的准备时间,根据自己的体验,把这一段排成短剧,在班级演出,请学生品评,双边互动谈自己的感受和处理剧本的体会。最终效果非常好,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提升了,欣赏戏剧的能力提高了,表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原理我们知道,这样教学《雷雨》遵循了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规律,同时整个教学过程也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以形象生动的形式提高学习戏剧的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安
- 我们都是好孩子
- 十七岁的天空
- 人生
- 朋友
- 友谊
- 无需完美
- 停电的下午
- 我能赢
- 我又没有很想你们
- 生命旅途
- 清点我的情窦
- 情系篱笆
- 窥见
- 空气
- 米兰圈北京战队
- 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方法
- 后继有人:盘点五大布冯接班人
- 影像志三部曲(追星篇)
- 儿童过敏性紫癜57例临床分析
- 乡镇卫生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 第一篇 梯队建制
- 米兰元老队比赛记录
- 米兰圈福建战队
- 皮肤科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 米兰圈河北战队
- 米兰圈海南战队
- 自体输血在急诊宫外孕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 惊弓之鸟 教案教学设计
-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小儿垂钓 教案教学设计
- 小足球赛 教案教学设计
- 江总书记来我家 教案教学设计
- 荷花 教案教学设计
- 《司马光》第一课时苏教版第二册 教案教学设计
- 春笋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第二册 教案教学设计
- 火烧云 教案教学设计
- 窦桂梅《落叶》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
- 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案教学设计
- 放风筝 教案教学设计
- 珍贵的教科书 教案教学设计
-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